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

策略力:「編輯2.0世代」必備的企劃能力之七

「策略是個大方向,是個軌道(trajectory),企業在上面運行,每一天都可以在這個軌道上學到些新的東西,……使我們更具改變、創新的能力。」*註1
──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
「賈伯斯早年的『第一原則』至今絲毫未改。他宣稱最難下的決定是該刪除些什麼,而不是該加入些什麼。」*註2
──約翰.史考利(John Sculley)
「必須從否定現狀開始。企業和個人面臨的最大考驗是:是否擁有自我否定的勇氣?是否具備了從外部客觀檢視自己、並找出新路線的能力?」*註3
──大前研一


親愛的朋友:

我沒想到上一篇談論<整合力>的信,會引起一些漣漪。來自不同層面的回響之中,對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重要學說「競爭策略」(competitive strategy)中所提出的「設限」(limit)一詞,意見最為熱絡,也恰巧觸及「策略力」的形成,我覺得理應進一步闡述,講個分明。

1.
若將波特的競爭策略理論應用於出版界,同樣通行無礙。
把一家出版社的經營策略攤在陽光底下檢視,最重要的是看它有沒有正確的目標,而查核目標正確與否,唯一的標準是「投資報酬率」。我們不妨站在經營主立場想想,假如編輯出版的書不以訴求能構成生存利基的讀者群、並贏取足夠的利潤,出版社能活多久?
所以,波特提出的觀點,就不可掉以輕心。他說,良好的經營策略「必得自產業著手:你無法只專注在自己做什麼,而不關心你競爭所在的整個產業」。從這段話引申出來的重要議題即是:如何讓公司(出版社)在所處的產業中建立競爭優勢?要想達成願望,需要擁有能夠孕生一個獨特的競爭策略的能力(簡稱「策略力」)。
在往昔傳統出版社的經營者觀念裡,是不存在這種思維的。
從前的我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我跟大多數編輯一樣,天天不辭辛苦,追捧國內外知名作家和專家的著作,來彰顯編者的識見、人脈與敏銳,至於是否因為大家搶成一團、各出版社的書全長成一個模樣、爭食著同樣的讀者群、最後演變成惡質競爭──類似這種反省,從未在我年輕的腦海裡出現過,也從未質疑過這麼做是對或不對,因為整個文壇、整個出版業都在做同樣的事。
很久以後,我讀到波特的文章時才驀然驚醒,我們一不小心走進了他所謂的「營運效益(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)競爭」*註4的階程。彼此在「營運效益競爭」下,很自然的向同業中的「最佳示範」(best practice)模倣與學習,一步步踩進「競爭合流」(competitive convergence;或譯「競爭趨同」)的陷阱裡頭,迷失了。
我們因此掉落在紅海中掙扎而不自知,以為這就是出版生態。事實真相卻是發生一場同質化危機,只有少數先行者,才活得有尊嚴。
然而,有脫困的方法嗎?
波特提出以「策略競爭」來跨越「營運效益競爭」形成的障礙,他說:

「策略競爭就是選擇不同的目標,也就是選擇公司自己獨特的目標。這
目標並不是絕對最好,而是你的企業獨樹一幟所要達到的目標。這並不意味
你比競爭者優秀,而是各有所長罷了。……策略競爭會促使企業各具特色,
創造出獨特的價值,而消費者根據不同的需求,選擇他們想要的產品。」
*註5

簡略的說,這段文字也含括了追求差異化(differentiation)。假使我們接受波特的見解,出版社之間的競爭,是不是也該如此理解?但要如何制定贏家策略,那可是更上層樓的考量了。
追求競爭策略差異化,首在塑造一個與眾、與前迥然不同的策略定位(strategic positioning)。波特有段話說的棒極了:

談到策略競爭,必須考慮定位問題。
你需要知道「你在和誰競爭」?
如果你真的有策略的話,那麼答案應該是:
「沒有任何競爭者!」
因為,你在同業中是獨一無二。
*註6

為了「獨特」,就得聚焦(focus);要能「獨特」,必須設限。若是一家出版社什麼都想出版,什麼讀者都想抓住,那就沒有策略可言了。
因此,誠如波特所言,制定一個有用的競爭策略,就是要「限制你想要做的事情」,你面對的生存情勢,常常是一連串取捨(trade-off)──做什麼或不做什麼,我們在「或此/或彼」的抉擇中,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命運。賈伯斯是此中高手,他在回答關於蘋果為什麼能夠不斷屢創新局,做出讓市場驚豔的革命性產品的提問時,他的解釋值得玩味,他說:「創新來自拒絕1,000件事(設限),以確定我們沒有走錯路或做得太過份了。我們一直在思考可以進入的新市場,但唯有對其它的事說『不』,你才能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。」他先用減法和除法來鎖定「獨一無二」,然後再以加法和乘法築起高牆,使「模仿變得困難」。
當你在某個領域是獨一無二時,你毋需競爭,就獨佔優勢了。
親愛的朋友,你不覺得以上的話很熟悉嗎?它和「N」(No man’s land 無人地帶)完全相通,我們自始至終,追求的就是策略的理想境界──不競爭,也就是老子在《道德經》裡倡導的「道」的內涵之一:不爭。

了解這些道理之後,我們不妨捫心自問:
「在所生存的產業裡,我們位居何處?有或有需要一個競爭策略嗎?我們出版物的獨特性是什麼?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嗎?成長引擎在哪呢?」
假使我們願意誠實回答,有些答案恐怕令人暗暗吃驚。
好在出版產業界內,仍有喜歡「走自己想走的路」的人。

2.
還是讓實例來證明,好的策略抉擇,的確可以凝塑「競爭優勢」。
一般而言,出版社為了生存,必須高舉願景(vision)以及籌謀達成願景的種種部署,這些部署得通過書市的考驗,才有存活可能。在種種部署中,「競爭策略」的擬訂,無疑是最為迫切的事。因為在激烈競爭的環境裡,任何一家公司(出版社)除非甘於撿拾餘羹,苟延殘喘,否則必須要為自己尋求生存優勢,找到賴以擊退或超越競爭者的特殊利基。
且來看一個熱騰騰的範例。

日前,網友黃藍推薦一篇訪問,隨著mail附寄過來。
這篇由優秀記者宋平執筆的<磨鐵執行總裁離職/看書業運營之弊>,原刊於《中華讀書報 》(2011/11/2/6版)*註7,百道網轉載時,直截了當寫成<張凱峰 :我為什麼離開磨鐵?>(http://www.bookdao.com/article/30381/)。
張凱峰在訪問中誠懇問答了宋平的提問,從他執行面的坦述中,恰巧詮釋了波特「何謂『競爭策略』以及如何形成『競爭優勢』」的理論,詳細道出出版業的經營竅門之一──策略的重要性。
文中,有些要點似可略予引申,他特別提醒我們「不要淪為作坊,要做企業」。他說,「暢銷書……這種需要天才的敏銳去捕捉的東西,遠遠不可能用工業化的思維方式去解決。但是,你會發現,能出幾本暢銷書的民營出版公司多了,但當他們開始做大的時候,都死了。」宋平描述,「在張凱峰眼中,這就是作坊和企業的區別」。
張凱峰的話,聽入耳中並不舒服,因為我就是作坊心態的編輯。可是反省自己一生,我不能不欽佩他的灼見。
換言之,只要甘心做「小」──像是台灣知名的「雅言文化」負責人顏擇雅(本名顏秀娟),她是1人出版社,看到喜歡的才去爭取出版,出書量極少,我數了數博克來(http://www.books.com.tw)上展示的書,幾年下來才8本,但本本都捲起千層大浪,銷量動輒萬本到數十萬本,如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《世界是平的》《優秀是教出來的》《微趨勢》《魔鬼詩篇》……等,有次接受《30雜誌》記者游惠玲專訪時*註8,大喇喇的說:「確認暢銷書的方法只有一種,那就是──咱們商場上見。」真是豪氣萬千。另一位1人公司「自轉星球」的黃俊隆,慧眼獨具,從網上發現可愛的彎彎,光是《彎彎塗鴉日記》系列,就創造出高達四十萬冊的銷量*註9。他們,悠遊於邊緣角隅,自得其樂。所以啊,作坊也自有作坊的存在價值。
但若想做「大」,就必須導入現代管理思想,遵從不同的遊戲規則了。譬如波特研究企業致勝之道,得出的精闢的「競爭策略理論」,就不可等閒視之。
張凱峰提到在「磨鐵」最吻合經營管理原則的編輯,是「磨鐵圖書第二編輯中心」總經理劉傑輝。我把原文摘引於下:

「劉傑輝主管黑天鵝品牌,做的非常好。他是怎麼做的呢?
既然黑天鵝瞄準經管類圖書市場,對手就是中信出版社,中信已經牢牢佔
據這個市場。中信面對顧客的時候,他們的強項是什麼?他們有長期建立的良
好品牌,有非常好的引進版權資源,但是中信的問題是翻譯的東西不太容易懂,
多是高端人群愛讀。
所以,首先,黑天鵝的經管書要通俗,而本土作家就可以寫的很通俗。
第二是價格,正因為中信所服務的人群是價格不敏感的人群,他的顧客對
此不敏感。但是通俗經管書,面對的人群對價格是敏感的,黑天鵝就把價格與
中信差異化。
第三是出版資源,打不過引進版權資源,我們就去發掘本土原創。」


親愛的朋友,這就是策略力。從引述之中,我們看到劉傑輝做出了取捨,他不做跟隨者,沒一頭栽入「營運效益競爭」陷阱,聰明的他,在書市競爭中找出新的、獨特的策略定位,以創新需求,培植出自己的核心能力。張凱峰總結他的評語:「劉傑輝帶領磨鐵的經管書,進入了一個非常難進入的市場,並與中信、湛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。」

3.
臺灣也有過相似的例子。
1983年,詹宏志應「慧眼識英雄」的經營者王榮文之邀,承擔遠流出版公司再出發的重任,隨即他所採取的一連串措施,可說步步掐住書市軟穴。他把王榮文立志將遠流辦成「沒有圍牆的學校」的立社精神,一步步化為圖書,既圓了夢,也壯大了公司,遠流成了台灣出版界重鎮之一。
在此,我們再一次快速溫習詹宏志如何以「策略創新」建立競爭優勢,重寫一家瀕臨停止成長困境的公司歷史。
現在運用麥可.波特競爭理論解析他當年作為時,軌跡變得十分清晰,他所付諸實踐的策略並不難懂,他替遠流找到了新的定位,選擇走一條與當時所有書市競爭者不一樣的路。
他擬訂的競爭策略很簡單,就是「以開發替代競爭」。
剛開始,他避開以文學書為主的出版戰場,利用遠流存稿,把處於邊陲的心理學書稿組成新戰線,第一個月就一口氣推出40本新書,引起書市震撼,報刊、電視紛紛追蹤報導,使遠流的「大眾心理學叢書」成了書市寵兒。
接著,又將《柏楊版資治通鑑》化整為零,用首創的「叢書雜誌化」,以月刊方式出刊,同時以全集72冊特價預約,訂戶高達萬人。
他一面打出版仗,一面廣攬人才。陳雨航、凃玉雲、蘇拾平、郝廣才、陳嘉賢……陸續加入,建構一組組能獨當一面的強力團隊。
我是在1986年6月成為遠流人。到了11月,襲用「開闢新市場」之策,延續「大眾心理學」書系模式,推出經營管理類的「實戰智慧叢書」*註10。當年,閱讀經管書的風氣已開,書市競爭進入白熱化,為了區隔競爭者,「實戰智慧」刻意做了差異化的努力。王榮文在「實戰智慧叢書」的<出版緣起>寫道:

「……這套叢書的基本精神,就是提供實戰經驗,啟發經營智慧。每本
書以人人可懂的文字,綜述整理,為未來建立『中國式管理』鋪設牢固的基
礎。
我們將會用心選擇優良讀物呈獻給國人。一方面請專人蒐集歐、美、日
最新有關這類書籍譯介出版﹔另一方面,約聘專家、學者對國內傑出商業領
導人物或機構,作深入的專書研究。我們希望這兩條智慧源流並行不悖:前
者在汲取先進國家的智慧作為他山之石,後者則是強固我們經營根本的唯一
門徑。若今天不做,而會在明天後悔的事,就必須立即去做。臺灣經濟的前
途,或許繫於有心人士一起參與譯介或撰述,集涓滴成洪流,為明日臺灣的
繁榮共同奮鬥。……」


另一方面,書的封面採納詹宏志大膽的顏色經營,他將大眾心理學書系全部綠化,實戰智慧書系一律黑色。那時候,被業界暱稱為「黑皮書」的經管書,曾一度搶佔書架最佳位置。
被王榮文譽為當今「稀有才」的詹宏志*註11經營遠流的方法,處處開了出版界風氣之先。

4.
從上面不厭其煩的描述中,「策略力」的重要性已毋庸質疑,進入編輯2.0世代的我們,豈可視若無睹?我們看到「對的策略」如何在所屬的產業裡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,即使到了網路時代,波特的競爭策略理論依舊熠熠發亮。
關於編輯2.0世代必備的企劃能力,可談的不少,除了究通力、發想力、設計力、凝聚力、平台力、整合力、策略力之外,尚有製作、服務、搜尋、跨界、行銷、人脈、情報、經紀、科技、先見……等能力可發揚,但即使具備了所有能力,就可高枕無憂嗎?
不!它們全圍繞著一個核心:創新。
抽離了創新,必一無所有。
如今,我們面對急遽的變革,在「典範移轉」中,從1.0世代躍昇到2.0世代。如果借用黑格爾辯證法中的「揚棄」(Aufheben)*註12來描述這段過程,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貼近「創新」的真義,而策略力相應於其它各種應具備的能力,它是一把非常好用的萬能鑰匙,因為整個過程中「既有拋棄,又有保存」;至於拋棄什麼?保存什麼?取捨之間,恰是每個編輯必須主動追索的課題。敬祝健康快樂!

浩正2011/11/17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引自麥可.波特<設限,才能成長>(《天下雜誌》1999/6/1抽印本:《波特看未來/重新思考競爭策略》), p.18。
*註2:引自《今周刊》273期(2011/10/17出刊)美國《彭博商業周刊》獨家授權「史蒂夫.賈伯斯紀念專輯」,p.126。說這話的約翰.史考利原是百事可樂總裁,於1983年被賈伯斯延攬到蘋果電腦擔任執行長。兩年後,他開除了賈伯斯。
*註3:引自大前研一的《再起動:職場絕對生存手冊》/陳光棻、王俞惠譯(天下文化/2009/3/31出版)p.114-115。
*註4:根據波特的解釋,「營運效益」指的是和競爭者做同樣的事,你能做的比他好。你和競爭者有同樣的目標,但是你能超越他,為什麼?可能是因為你有比較好的資訊系統、設備或管理能力等等。……但不論能跟上或能超越,都不可能長久維持優勢。請參閱註1,p.4及波特的重要論文<策略是什麼?>(見《哈佛商業評論》中文版第7期/2007牟3月出版)。
*註5:同註1,p.5。
*註6:同註1,p.9。
*註7:請參閱「光明網」(http://epaper.gmw.cn/zhdsb/html/2011-11/02/nw.D110000zhdsb_20111102_1-06.htm)。
*註8:請參閱游惠玲「漫游 漫遊」<專訪雅言出版社負責人顏擇雅——單打獨鬥可以做多大?>(http://chentravel.blogspot.com/2006/09/blog-post_115915047127643612.html)。
*註9:請參閱《30雜誌》記者江佩蓉的專訪<黃俊隆:撼動市場的跳蚤——1人公司畫出億元大餅>(http://gvm.webwave.com.tw/?p=28)。不過,最近上他網站「與轉不停的星球一起夢遊」,發現他開始徵才了(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rstarbook)。
*註10:實戰智慧叢書的內容,早期架構以美、日、本土成鼎足之勢,書系運作中,本土力量緩緩興起,隱隱然形成骨幹,出現了不少引領風騷的名字──郭泰、陳文德、張永誠、梁憲初、陳忠慶、陳明璋,蕭富峰、張金鶚、董時叡、林訓民、邱義城、陳再明、陳偉航、蘇拾忠、小管、李仁芳、陳生民……。其中數人對實戰智慧書系貢獻特別大。
郭泰,是我時時感念在心的作者。他有點像是書系的共同主編,投注非常多的心力,不但把自己的著作繳出、經常幫我出主意,還推薦好朋友陳文德和張永誠加入作家陣容。
郭泰的作品,粗略算來約有二十餘本,都是既暢銷又長銷,除了高達近20萬冊銷量的《王永慶奮鬥史》外,我特別喜歡《悟──松下幸之助經營智慧》《道──松下幸之助奮鬥史》《鼓舞──推銷之神原一平奮鬥史》《企劃案》《智囊100》……等書,他譯注的《識人學──三國(魏)劉邵《人物誌》白話解讀》是一部經典之作,不知簡體字版,有人捷足先得乎?陳文德的「商用25史」中第一部《秦公司興亡史》,甫出版即引起震動,他讓歷史有了新的讀法,《北宋危機管理》推出後,再也沒人質疑他的獨特見解了。張永誠的《計策學》《事件行銷100》《賣手》《賣典》也風行一時,目前他在大學開課講學。
我們從陳文德的歷史新解中抽離出歷史要素,另闢「實用歷史叢書」(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附錄五<適性經營/談「實用歷史」出版創意/郭泰>。)推出的第一部《曹操爭霸經營史》(天之卷、地之卷、人之卷/陳文德著)就魅力十足,一版再版。郭泰、陳文德、張永誠曾服務於「哈佛企管顧問公司」,先後主編《管理文摘》,在業界有「哈佛三劍客」之稱。陳文德因病已於去年逝世。
*註11:詹宏志這三個字,在媒體出現的頻率將越來越多。前不久,《今周刊》才以他為封面人物,今年8月11日,《北京日報》刊出由記者張浩做的專訪:<詹宏志:『讀』出職業繽紛>,全文刊於「百道網」(http://www.bookdao.com/article/26475/)。網路上關於他的訊息多到令人眼花撩亂,在此推薦兩個頗具代表性的網站:一是「閱讀詹宏志」(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wisereading),網上大量蒐集他的文稿以及相關資訊;一是豆瓣網「知秋的日記」,知秋他很用心整理出詹宏志談讀書的所有紀要,非常齊整。(http://www.douban.com/note/146754156/)。
最近,詹宏志接受較多專訪和演講,我看到的有:「社會創新和可持續設計聯盟」(DESIS-China)刊出的<詹宏志訪談實錄>(http://www.desis-china.org/interview_detail.asp?id=19);Biosmonthly發表的<「我的力量,來自我的硬頭皮。」──專訪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>(http://www.biosmonthly.com/contactd.php?id=1241);「數位時代」影音講座<詹宏志教你創業/洞悉網路商機>(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tag/)以及刊於《書香兩岸》的<紙本書變電子書是很小的事——詹宏志談數位出版時代>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698d94d0100tju5.html)。
*註12:在行文時,偶爾使用到哲學家黑格爾的辯證法中的術語「揚棄」(Aufheben;也有人譯作「蛻變」或音譯為「奧伏赫變」),來表達「上昇」或「進步」的意義。事實上,「揚棄」一辭的內涵非常豐富而飽滿,不僅僅是「上昇」或「進步」字面意義所能涵蓋的。大前研一的著作《低IQ時代》的譯者劉錦秀,曾在譯稿中將「揚棄」下了簡要而貼切的詮釋:「揚棄,是黑格爾辯證法中最重要的概念。簡單來說,就是一種同時具有否定和肯定雙重意義的辯證概念。揚棄是三個內涵的結合,即取消、提昇和保存。意指在辯證法的發展過程中,每一階段對於前一階段來說,雖然都是一種否定,但卻又不是單純的否定或完全拋棄,而是否定中包含著肯定,進而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,出現對舊事物既有拋棄又有保存的性質。」(請參閱《低IQ時代》p..320的譯註8)

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

整合力:「編輯2.0世代」必備的企劃能力之六

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13

「一個高明的編輯……最好能够做到『在無序中間有序』。『有
序』是一種靈魂,是一種指導思想,也可以說是一種導向。」*註1
──沈昌文(生活.讀書.新知「三聯書店」前總經理兼《讀書》雜誌主編)

「善整合者,生。」
──屈辰晨(《讀覽天下》副總裁 、「數位出版線上」發起人)

「高學歷時代,知識不是力量,IQ不是問題,整合力才是勝出
的關鍵。」
──莊淇銘(「台北教育大學」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


親愛的朋友:

1. 聊聊「整合力」。

整合,在不同學科都是重要觀念,管理學談到企業競爭力「九力分析模型」,整合力為其一(其他八力為:品牌力、研發力、行銷力、製造力、產品力、資源力、決策力、執行力。);管理學家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*註2則認為「整合」乃是打造「競爭優勢」的要素之一,和策略運作密不可分。我們把整合的觀念移用於編輯時,除了吸收它在管理科學既有的功能性外,仍應追索它素樸本義。簡而言之,所謂「整合力」就是將各種可利用的資源,按新賦予理念的運作律則形成系統化的組合而有了新的面貌,它和強調「高度集中」的「凝聚力」有補強作用。
沒錯。所以做為編輯,仍需明辨兩者之間的異同。「整合」不全是「物以類聚」的「集中」,也不純然是1與多的數量遞增關係,「整合」是新理念與新秩序的完整呈現,得到的是建立在不競爭(N)基礎上的綜效。
1變多,當然是實力展演,數大就是美;再者,量變會帶來質變,創生新事物。例如,賭城拉斯維加斯(City of Las Vegas)能舉世聞名,就是賭場「高度集中」的結晶。整合,則更近乎生態系統的建立,在諸多不平衡中(甚至是跨界的)尋求和諧,在和諧中融合為一,跟數量沒有絕對關係,蘋果產品中的「i系列」是最具代表性的典範之作。
因此,當我們說編輯人是「組織者」或出版業在某層面是個搞組織的行當時,切勿忘記「組織者」一詞內涵的豐富性。
說到這節骨眼兒,疑惑產生了:
──這些觀念跟我們編輯/出版的關連,有那麼密切嗎?

2. 「整合力」與編輯力的優化。

話說在我年輕的時候,和工作夥伴經常碰觸到「編輯力如何優化」的問題,討論到最後,必然觸及經營根本,必須先解答根本問題之後,編輯力的提昇才能落實。譬如,出版社算不算「企業」?受不受商業律則規範?若是,需不需要「競爭策略」?出版社該不該跳離競技場上的主擂台、建立獨有的核心競爭力?以及研析未來出版方向的去從、怎麼創製並強化新舞台的市場獨佔性,並由此形成唯一優勢……等策略性思考,都是編輯應當關注的事項,以我長期觀察所見,編輯力唯有在這大框架裡施展手腳,才能拳拳到肉。
所以啊,優化編輯力得放大格局,我們不可能自縛手腳、停滯於單純「為作家/作品服務」的層面──我不是說作家/作品不重要,恰恰相反,正因為太重要,為了彰顯辛苦取得的作家/作品,我們得比所有檯面上的競爭者努力,找到作家/作品之上、更有力量的某種指導意識,讓作家和作品得到最佳化服務。
1985年,我曾將思索所得移回實作場域碰撞,寫成一篇<「無人地帶」的經營方略>*註3,試著尋找一個自我指導原則。我很幸運,在歷史學家孫隆基教授的大作<勢力均衡場論>裡,領會了何謂「不競爭原理」(開發無人地帶;N),我以他的研究為本,為當時所服務的出版公司草擬一份「競爭策略分析報告」,選擇「開闢新市場」做為因應之策。現在回頭看二十多年前所寫的內容,在那剛脫離威權的特殊年代,被認作遭到商業思維污染──即便到了今天,仍有文學界友朋認為這類觀念逾越了那條看不見的線。
我記得,曾有人對我書寫的<報告>提出異議,不以為然地問了一個也經常盤旋在我腦海的問題:
「出版就是出版。出版就是出自己喜歡的書,你說太多,把出版搞複雜了。我跑來當個小小編輯,就是因為從小喜歡讀書、喜歡塗塗寫寫、喜歡認識心儀的作家;對我來說,工作即娛樂,工作即享受。你說的那些道理太向市場傾斜,也陳義過高,偏於苛求,應該跟我無關吧!」
然而,也有人緊緊握住我的手,說:
「謝謝你替我開啟了一扇窗,原來出版可以這樣想的。」
我在台北、深圳、北京和上海都握過熱切的手,這些年來,有人有很不錯的成績。我依稀記得2002年末,曾在上海和一位主持創作平台的年輕網絡作家會晤,進行了近兩小時的坦誠交談,我盡量做到「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」,供他參酌。臨別時,他告訴我,在意見交流中,突然照明一切,他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了。隔了些日子,果然看到他打破傳統的創新做法,成了新聞焦點人物。看到他非凡的表現,我有一種不足與外人道的欣慰。
對上述「拒斥」或「接納」的反應,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,也不認為存有對錯的價值觀的矛盾──那是兩條殊途同歸的路,各自選擇了不同的目標,而在最後「完成工作」的那一瞬間,又合為一體,只不過有人以「大編輯家」面貌出現,有人成為「大出版家」活躍人生舞台。

就策略面看,不論是做「書」或「雜誌」,為了在競爭圈裡脫穎而出,確實需要「競爭策略」,有了它才知道避開競爭(紅海)的重要性,並根據所擬訂的策略,找出自己的獨特性和存在價值。
麥可.波特有一段說明策略制定程序中的要旨,非常緊要,他說:

「發展策略,最基本的步驟就是『設限』(limit),如果你想要抓住所
有的顧客,提供所有的服務,那你根本沒有策略可言。制定策略,就是限
制你想要做的事情。唯有當你知道你的限制之後,你才能清楚將你的企業
在產業中定位,也才能知道你要採取什麼方式做生意。
……設限,是為了讓你的企業得以壯大。當你設限之後,才有真正的
優勢、主控權、國內外市場等等。」*註4

「設限」,是很有意思的創見,意謂著「取捨」和「優先次序」的條件設定,我到了老耄之年,才感受到它內斂的智慧之光。用我現在理解的程度來詮釋,「設限」,就是否棄慣性、改變「理所當然」的念頭、忘掉既有的成就和往日的光榮。套用「哈佛商學院」克里斯汀生教授(Clayton Christensen)的理論,「企業經營應智慧地透視市場機會與趨勢,應該走向技術創新軌跡的差異化,以『破壞性創新』(disruptive innovation)另起爐灶,顛覆居於主流地位競爭者的『維持性創新』(sustaining innovation)」。*註5波特說,「你無法只是專注在自己做什麼,而不關心你競爭所在的整個產業」,你必須「對產業結構、未來獲利的空間與潛力,有非常敏銳的洞察」,當「異常變化」(anomalies)的訊號將現未現時,能夠未雨綢繆地提出因應之策,波特提出的良方是讓公司(出版社)在所處的產業中「重尋新的競爭優勢」。然而,懂得「設限」才能聚焦並形成優勢,這是經營的「最基本的步驟」。
出版社要怎麼做才能建立「競爭優勢」?道理很簡單,必須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,找到新定位,然後運用「整合力」,籌建新勢力。依波特的說法,如果你只有少數幾樣優勢,很快就會被人模仿,你應該靠著「整合價值鏈,大量衍生優勢」,使模仿變得非常困難。
蘋果的賈伯斯(Steve Jobs)為我們樹立最佳榜樣。2007年1月9日,他公開宣布將「蘋果電腦公司」(Apple Computer Inc.)改名「Apple Inc.」,拿掉了中間的Computer這字,引起世人驚訝和質疑。顯然的,他洞察到傳統IT產業的生命已經來到轉折點,如果再以「電腦公司」自居,將和「未來產業」失之交臂,因此需要「設限」,限制自己不可繼續投入目前雖然成功卻沒有明天的事業,他重新規劃蘋果的產業鏈。此後,蘋果公司一連串緊湊上市的產品(iPod、iPhone、iPad、iTv、iCloud以及雲上的iTunes Store、App Store),令人處處驚豔。現在,我們很清楚知道,2007年他的策略抉擇,改變了IT界生態──他始終擁抱著他的至愛,從未離開IT界一步──但他的實際行動卻是一次又一次革命性的顛覆現狀,他再造了IT界。他沒繼續沿著原有的軌跡前行,他飛上雲端,活化雲端,以i系列產品佔領雲端,形成巨大優勢,使競爭者「模仿困難」。
詹宏志也是。他獻身出版、領導遠流時,採取「設限」策略,暫時放下以文學為主流的出版市場(紅海),勇敢因應開放不久的社會對應用知識的渴求,「大眾心理學」成了他揮軍書市的第一擊,隨即開始複製成功模式,大大擴張了書市版圖,他所創新的「遠流模式」,為當時的台灣出版界注入一道活水。
以我的了解加揣測,「盛大文學」、「百度」……,也走在相似的路上。
當然,波特所講的「整合」是產業大架構內的活動,牽涉頗廣,我在這兒只偷摘一點,試將它植入出版內容經營,希望能從波特所期許的整合目標「競爭優勢」與「模仿困難」中,汲取他山之石的經驗和智慧。
我們來看一個非常成功的老案子。

3.案例:《中國歷代經典寶庫》。

從企劃角度而言,編輯工作之一,是默察情勢,提出議題,經討論後形成一個可行方案,然後貫徹執行,使它達成預期目標。
1980年前後,台灣正值戒嚴鬆綁前夜,書市產值雖然不大,大環境正日漸趨於活絡。那時候,號稱百萬印量的《中國時報》在創辦人余紀忠先生領導下,已是一份極具影響力的優質媒體,報社內部人才濟濟,有不少30歲上下、具有強烈開創性格的年輕闖將被網羅社內。
「人間副刊」主編高信疆即是其中翹楚。在他主持下,有一度副刊甚至成了增加報份的主要因素。「人間副刊」的成功帶來新的契機,但因報社沒自己的出版部門,每天刊登的內容,淪為坊間各出版社獵取對象,副刊變成替外人孵蛋的育成中心;再加上主要對手《聯合報》的副刊由瘂弦主編,雙方棋逢敵手,互不相讓。可是,「聯副」卻有「聯經出版公司」支援,使得高信疆在「邀稿→出版」的環節中缺了一角,導致爭取稿件時,稍有疏忽便功虧一簣。所以,該不該擁有自己的出版社已經是不證自明的事。為了維護戰力,高信疆在報社當局長考「該不該投資出版事業」時,毅然成立個人的「言心出版社」,但不久即併入《中國時報》新設的「時報出版公司」,統歸高信疆掌理。
在那文學掛帥的年代,「時報出版公司」和「人間副刊」互為奧援,出版物傾向走年輕人的路線,象徵著新世代力量的崛起。
可是,市場腹地實在太小,作家也就這麼多,知名作家的著作,大家搶成一團,變成「你有的我也有,你出的我也出」,很快便陷入同質化危機,書不多卻變得擁擠起來;另一方面,營收也因此無法持續成長。很明顯的,原來走的路走不下去了。
這種黏成一團漿糊似的感覺,令人很不舒服,那麼,該怎麼改善?
高信疆四處請益,尋覓致勝之道。
在眾多建議中,有人看出書市「空白」,提出將中國古籍普及化的構想*註6,提案立即被採納並排入優先出版日程,轟轟烈烈地把台灣出版界推上新的階梯。一部歷經三十多年而不衰、迄今依然以「文庫版」形式屹立書店、永不落架的長銷書《中國歷代經典寶庫》就這樣誕生了。打開它的書目,重要典籍,一覽無遺,包括《詩經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山海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楚辭》、《戰國策》……等,共45種46冊。
這個企劃案使「時報出版」的方向來了個大轉彎,若借用波特「競爭優勢理論」剖析,可清楚看出──它為了生存,選擇了「自我設限」,在「限制你想要做的事情」方面(如:追逐知名文學大家)有了全新體認,決心存同求異,聚焦新戰場,直接由創新需求入手。高信疆找到一個沒有競爭者的大概念(N),組成新的創作班底,走了不一樣的路。
這案子剛開始發想時,只是一粒火花,然後經由不同意見的交流、物色撰寫人以及內容體例、產銷、廣宣及各種資源的整合,讓高信疆打了一場台灣出版史上劃時代的漂亮戰役,光是在預約階段即售出1萬套(46萬本)以上。

《中國歷代經典寶庫》的出版有很多突破,可以說,它將編輯的「整合力」發揮的恰到好處。
首先是定位。「中國」、「歷代經典」、「寶庫」結合成奇特魅力,他們非常聰明,一開始就把這套書的訴求對像鎖定為「青少年版」,避開了很多敏感問題,使內容製作減少阻礙。收納進「套書」中每一本書的定位,也同樣一新眾人耳目,譬如,《神話的故鄉:山海經》、《澤畔的悲歌;楚辭》、《西周英雄傳奇:封神榜》、《御風而行的哲思:列子》……這樣的用辭方式,在那個時代,融化了經典的嚴肅又刻板的印象,變得十分可親。
再者,高信疆人脈寬廣,善用社會新生力量。因為訴求對象是青少年,挑選每本書的撰寫人時,幾乎全由30歲上下、初露頭角的精英包攬了,不出十年,這份名單上的人全成了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,不能不佩服高先生識才之能。
三是表達形式的創新。這批青年學者、專家用的是新一代熟悉的語法和新觀念作詮釋,跳出老氣橫秋、八股式的傳統說教,可以說是和時代同步的新作品,他們把經典激活,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了。
四是行銷方法成功。這套書採取「整套預約、一次出齊」的手法,這在當時需要大氣魄,因為作業時間較長,資金積壓嚴重,一旦失敗可是一場大災難。
從《中國歷代經典寶庫》出版過程,學到的即是編輯的「整合能力」,印證了沈昌文先生的編輯準則:以簡潔的概念統攝全局,「在無序中間有序」,當零散的著作在大概念下集合成嚴整的方陣時,是多麼的壯觀,懾人。
在台灣出版史上,《中國歷代經典寶庫》是一個統整各種資源運用、圓滿成功的戰例。可惜的是,當時能發揮整合力、窺破市場商機的概念太過稀缺,無法快速複製,衍生壓倒性優勢,徒留典範。

4. 為什麼「編輯2.0世代」更需要「整合力」?

傳統出版運用「整合力」,做到「在無序中間有序」的例子太多了。遠的像早年「商務印書館」王雲五策劃的《萬有文庫》及他赴台之後的《人人文庫》《國學基本叢書》……等,都顯示出一個大編輯家恢宏的文化抱負,對那個世代的年輕學子造福良多。近的像俞曉群的《海豚書館》、姚海軍的《世界科幻大師叢書》、郝明義的《經典3.0》……等,從不同角度運用整合力,都屬佳例。
台灣出版界最熟悉的開放式書系,則表徵了整合力的具體實踐。在一個大概念下,以一本本書支撐、豐富整個書系的編輯理念,贏取讀者認同,形成社群。像我再三提及的遠流《大眾心理學全集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。有一次我在業務部看到訂單,在「大眾心理學」項目下,經常成套、成輯(1輯60冊)勾選,光是一張訂單上的一個項目,就可能有百冊訂購量。成功的書系,市場威力無限,那段時光是崛起中的遠流最為輝煌的黃金歲月。
到了web2.0年代,快速的科技發明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,「雲」開始囊括一切,有人說,我們何其幸運,來到「典範移轉」(paradigm shift)進行中的世界,所有似小實大的變化,天天在眼前上演。驀然之間,資訊如海,滿溢四周。根據美國《時代周刊》2010年底公布的統計,在雲端,光是Facebook每一分鐘就有50萬以上的評論、40萬郵件、20多萬訊息……;當我們在Google上搜尋詞彙或文章時,動輒以千、以萬、以百萬則計,網上知識,應有盡有,這是個隨意點點觸觸,便可獲取知識的時代。
真相果然如此嗎?
不!我們的麻煩才剛開始。
誠如Google董事長施密特(Eric Schmidt)接受《麥肯錫季刊》訪問時*註7,被問及如何面對「雲時代」帶來的挑戰和壓力,他答說:

「現在己經出現『內容爆炸』的情況,但我們對它的了解少得可憐。因
此,我認為在計算機能做的事情(海量的分析和複製工作)與人類能做的事情(本質
上富於洞察力的工作)之間,存在很大的差距。在我們有生之年,將看不到這種差
距會明顯縮小。企業將會改變向那些獲得計算機越來越多幫助的人們銷售產
品的方式,但最終我們仍然控制著這個世界。」

壯哉斯言!施密特毫不掩飾Google的野心,他非常誠實──那些「很大的差距」,正是Google著力之處。坦白說,這段「很大的差距」對編輯而言,也是老天爺賞賜的禮物。請想想我們面對的世界:網路製造出「海量」、「零碎」又「快速萎化」的內容,其中雖或藏有不朽之作,事實真相則是多半像極了文明城市產生的巨量廢料;因此,怎麼篩選長尾中「哪些有用」、「哪些無用」及「去蕪存菁」,正是編輯人無法推脫的天職,其中「整合力」恰是我們急需強化的能力。
有人預言,進入web2.0成熟年代,編輯這行業將會消失,我不會如此悲觀,我深信編輯仍在,只是「編輯2.0世代」存在的方式,本質雖和傳統編輯相似,本事將大大不同了。

5. 「整合」即「創新」。


1990年代前後,詹宏志有鑑於台灣出版社的規模太小,待大陸崛起後的華文出版市場缺乏實力去攻城掠地,他決心尋覓藍海,自行創業;他沒有時間遵循台灣傳統出版成長的方式(設限),那將耗時太久;為了快速崛起,他邀約業界志同道合的朋友攜帶人才和資金、結合創投共襄盛舉──「城邦出版集團」就這樣誕生了。他提出「花園主義」做黏合劑,認為在「城邦」這片大花園裡,理應「允許奇花異卉,各憑本領,爭奇鬥豔,盡情綻放」,他說﹕

「城邦是一個基於這種理解而建造出來的出版團體,它自我分裂、自
我變異,由一而多,由簡單而複雜,直到它自身複雜到和生命現象一樣。
我們因此將看到像現實世界的縮影在花園重現:有多種政體,多種價值,
多種倫理秩序,因而留下多種思想樣貌……看到眾聲之喧嘩,這就是『隱
藏秩序於自然之中的花園主義』」。


他用一個簡單概念,把人才、資金結合成大戰鬥體,若干年後,城邦成為台灣最大、最具影響力的出版機構,集團年營業額高達新台幣30億以上。
什麼是整合力?一個人,一個新的概念,成就一個新事業體,創造了「城邦模式」──這個例子說得夠清楚了。

然而,不可能人人都是詹宏志,而「整合」也有不同面向的模式。詹宏志的大整合力並不一定適合你、我、他,他的輝煌戰史,記住就好,因為人各有志,再加上客觀環境、條件配合以及各自的利害考量,我們必須學會做自己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。
舉例來說,眼前有個無主的「空白」出現了:
──誰能告訴我,十年後的文化產業,還會像現在這樣運作嗎?海量的內容隨著「雲」而無所不在,生活在雲中的「大眾」,在讀什麼?怎麼讀?
再二十年後呢?紙本書還存在嗎?還是它只是眾多內容呈現方式的選項之一?誰能描繪那時候的讀者如何學習、從哪兒取得所需要的知識?
作品發表園地仍如今日?還是被大大小小、各有懷抱的創業者(如不甘寂異的編輯),整合成各具特色的平台?
我不曉得國內有沒有出版機構針對可預見的未來做各種推演?
例如,因為搜尋太廉價了,只需零點幾秒,就出現數不盡、讀不完的資料列在眼前,我們得花費多少時間才篩選出所需要的內容?此時,編輯的功能就有揮灑的機會,我們能掌握住這類共同需求的客戶形成社群,適時滿足他們?我們有可能變身為「讀書諮詢顧問」*註8,提供各類進階書單?
或許,像托兒所那樣,整合資源設立一個「托文所」,接受委託,經紀作品?
未來,線上出版的平台能成功嗎?
書/出版的客製化時代會來臨嗎?
在內容產業長長的「鏈」上,不論是從生產端或從供應端看,處處隱藏著「空白」。「快書包」、「科學松鼠會」、「青番茄圖書館」、「魔集客」……,他們自我設限,找到「藍海」(無人地帶),然後把各種資源整合於一,做出獨特,做出唯一,所謂成功的秘密,也可簡化的如此單純吧。
祝福你,朋友!

浩正敬上2011/9/20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引自《知道:沈昌文口述自傳》/張冠生整理/(花城出版社/2008/5月第2刷),p.172-173。
*註2:麥可.波特(Michael E. Porter),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和經濟學家、競爭戰略和國民經濟發展競爭力方面的權威,26歲成為哈佛商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,詳細資料請參閱「維基百科」。
*註3: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第28信<塵封20年的報告>。
*註4:引自麥可.波特<設限,才能成長>(《天下雜誌》1999/6/1抽印本:《波特看未來/重新思考競爭策略》)。
*註5:請參閱克里斯汀生與雷諾的《創新者的解答》(天下雜誌,2004年1月出版)。
*註6:這企劃案原始發想源頭已難考證。有人說,出自詹宏志之手,30年前我曾問過,他沒作答。但從版權頁所刊編委名單:周安托、高大鵬、詹宏志、柯元馨、姚文義、龔鵬程、顏崑陽、李正治、李瑞騰、藍吉富、吳克等人,加上總編輯高信疆,原始發想應來自以上成員之一。
*註7:引自《麥肯錫季刊》2008年11月<谷歌看未來: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.施密特專訪 >。
(https://china.mckinseyquarterly.com/Googles_view_on_the_future_of_business_An_interview_with_CEO_Eric_Schmidt_2229)雖是二年多前的專訪,如今讀來仍新鮮可喜,充滿啟發。
*註8:請參閱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第4信<我曾經想開一家銀行>。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平台力:「編輯2.0世代」必備的企劃能力之五

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12

「數位出版短期看終端,中期看平台,長期看內容。」*註1
──郝振省(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)

「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,都只能從實踐中得出成果。只有透過實踐、探索,思想才會開竅──這個過程需要從不同的書本吸收養分,也只有這樣才會帶來領悟。
深厚的知識,是做大事的基礎。」*註2
──黎智英(壹傳媒集團創辦人、主席)

「所有發明者都是孤獨的,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是曲高和寡。所謂創造者,也就是放棄一般人所安於故常的思想。當技術、政治結構、人類願景發生快速變化時,所謂創造者也就是自願改變甚至於似乎已經成功的觀念。」*註3
──季辛吉(Henry A. Kissinger)

「『互聯網』將從本質上改變競爭、改變創新、改變公司運營,也改變了世界。」*註4
──施密特(Eric Schmidt;Google董事長
)


親愛的朋友:

感謝蒼天!我們終於悠遊於網路無所不在的Web2.0時代。
Web2.0時代帶來的革命,衝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,從事文化產業的編輯/出版人,也一樣必須面對產銷秩序全面重組,活在職場上的我們,豈能無動於衷?
這場革命,幾乎是在傳統出版掉以輕心(輕敵)的情勢下,一點一滴侵蝕進來,不知不覺中,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,終於撼動根本。突然之間,通路末端的書店開始萎縮,網路行銷則日有起色,市佔比不斷提昇;而因Blog興起,接著原創平台紛紛成立,內容生產跟著移動,隨著終端閱讀設備不斷推陳出新(如平板電腦iPad),紙本書面臨存亡挑戰;新科技日新月異,滲透到生活的細微末節處。我們驀然發現,在雲端之上,彼此水乳交融,再也離不開它。
通路,是最快感受到來自網路「既破壞又建設」的奇特魅力,同時發展出不同於以往的新遊戲規則。根據《長尾理論》作者安德森(Chris Anderson)當年觀察網路帶給書市變化的統計資料,「計算亞馬遜書籍銷售情形後,排名前十萬本的書中,98%的書籍每季至少會賣出一本」,安德森從眾多不同屬性的類似案例中,發現新的現象,他歸納出三個重點:「1. 各類商品之多,尾巴之長,遠遠超乎想像;2. 各式各樣的商品,都能以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接觸到消費者;3. 利基商品一旦整合,可創造非常龐大的市場。」*註5換句話說,「長尾理論」顛覆了我們已經熟悉的「20/80法則」(在眾多現象中,80%的結果取決於20%)*註6,產生更合乎時代精神的「98%法則」,告訴我們,「長尾」為所有人開啟了一條不同以往的成功路徑——運用「凝聚力」,可以從長尾結合出獨有的優勢。提醒大家,內容產業(書籍……等)的生命拉長了,它們藏身在虛擬的空間(n),永垂不朽。而且,千萬別小看那些小小的、看不見尾端的n們,誰能找出凝聚最多n的方法,誰就是奇蹟創造者(N)。
若認真解讀長尾現象的意義,當然不盡於此,產業鏈上各個環節(包括內容)全被影響。長尾頗似一把不小心打開潘朵拉盒子的鑰匙,盒子裡除了「希望」,所有怪物都趁機遛到人間興風作浪,世界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。長尾揭開了網路神祕面紗,將它少為人知的真貌暴露無遺。誠如Google董事長施密特(Eric Schmidt)在接受專訪時透露的觀察所見,雖然他一再肯定網路創造出「平等的競技場」,也呈現夠多的差異性、多樣性、新意見、新生產者以及新市場,但他不得不承認,確實有了新法則,他說:

「不幸的是……,真正大行其道的是某種被稱為『權力法則』的東西,它的特點是,一小部份事物被高度集中,而其他大部份事物卻只有相對小的數量。
事實上,所有新的網絡市場都遵循這一法則。
因此,雖然『尾巴』非常有趣,但絕大多數的收入卻歸『腦袋』所有。這是企業必須汲取的教訓。儘管你可以有一個『長尾』戰略,但你最好也有一個『腦袋』。……順便說一下,為了獲得完美的結果,你最好兩者兼備,既需要『頭』,也需要『尾』。」
*註7

所謂「高度集中」,施密特指出它集中的強度甚至不再是侷限美國的「超級明星」,而是全球的「超級明星」,意味著全球品牌、全球業務、全球市場的興起。施密特的肺腑之言,我們應予以肯定,他道出真實而殘酷的現實:在網路時代,只有兩種事業形式容易生存:成為N(巨結構;如同Google自己)或者成為排列在小n們最前端的長尾頭部(n1、n2、n3……)——而強大的n1、n2、n3……,仍有它自己的頭和尾。
親愛的朋友,用這段話來詮釋公式N=n1+n2+n3+n4+n5+n6……+n∞,非常清澈。有了這番理解,「編輯2.0世代」豈能不鍛練「平台力」(完整的說法是「平台的創建與應用能力」,簡略為「平台力」),學習「高度集中」的能力?
是的,我們需要能把小n集中起來的平台(Platform;N)——有了獨樹一幟的網站,在網站確立營運平台,使自己成為「腦袋」或「長尾頭部」才是王道。
或許有人質疑,現在再來強調平台力,會不會太遲了?放眼望去,大大小小企業單位哪個沒有平台?全球每個角落,為了搶做有影響力的巨型平台,早已打成一團,還需要蹚渾水嗎?
的確如此,但正因為平台大戰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,身歷其境的我們更應該熟悉平台力之種種,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、唯我獨享的平台(一個像蘋果王國那種「但取一瓢飲」類型的營運體),方是存活之道。
現在,碰觸到的問題核心是:平台究竟該如何做出特色?
走筆至此,讓我們站上平台,再溫習一次「N」。
不論怎麼說,N的內涵從未變化,依然直指「無人地帶」——然後,賦予它完整的意義(拱橋;壹),塑造領域內獨佔或獨大的地位。意思很明白,這個平台必須建立在不競爭的基礎上,才能營造出無可替代的競爭優勢。換言之,學習如何避開紅海,以獨有的理念,凝聚長尾同一頻率的「同類」(n),做出規模,共建新的王國(N)。
理論一向後於創新,千言萬語不如聚焦創造性實例。

闡述「平台力」,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描繪:一是創建的能力,一是應用的能力(假使能同時擁有這兩種能力,當是最理想的境界)。兩者都有無數實例,我特地摘錄近日見聞,整理於次。
先從「平台創建力」的例子說起。

甲、 平台創建力:
每次遇到想法特殊的年輕朋友,我忍不住會以激勵的口氣跟他說:
「恭喜你,歡迎來到創業家的時代!」
信不信由你,現在正是有史以來創業門檻極低的時代,這一切都源自網路,施密特說的好,網路開啟了「平等的競技場」。就像當年Google創辦人瑟吉.布林(Sergey Brin)與賴瑞.佩吉(Larry Page)看出「空白」,以有限的資金,把別人忽視的網路搜尋能力,做為創業唯一核心;也如同蘋果的賈伯斯和沃茲尼克(Stephen Gary Wozniak)看到「個人電腦」那片等待主宰的空白市場,在自家後院車房成立公司;也像馬雲創立「阿里巴巴網站」的故事,帶給我們的啟示;──他們毫不畏懼地投入還未成形的新事業,用滿足新需求而開發成功的新市場,證明了先見力的重要。
懷抱這種心態的人,在我們周邊依然活躍不已,不如一同來檢視他們怎樣創建「別人沒想到或想到卻不敢做」的平台,把潛在客戶(n)組織起來。

【例1】「快書包網站」(http://www.kuaishubao.com):
熱愛閱讀的徐智明和高志宏這對年輕夫婦(「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」創辦人),他們開書店、寫書、參與書刊發行事務,等事業有成之後,總覺得這條產業鏈不怎麼特別流暢,大有改造的空間。
小夫妻倆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
「有沒有新的發行管道和發行途徑,更有商業潛力、商業前景和開創性呢?」
他們看出無遠弗屆的網路帶來「宅經濟」和新機會,蘊藏著大商機,終於排除萬難,暫時放下寬裕而悠閒的快樂日子,面向新挑戰,籌劃「快書包網站」,並於2010年6月9日正式上線。他們標榜「網店價,免運費,1小時到貨」,打動了讀者的心,在很短時間內,行銷新平台「快書包」,擴散到全國各地。
從此,產業鏈上又一個新王國(N)誕生。*註8

【例2】「科學松鼠會」(http://songshuhui.net):
另一個令人敬重的平台,是創建於2008年4月28日的「科學松鼠會」,他們定位於內容平台構建。網站上如此自我介紹:
「『科學松鼠會』是一個致力於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,凝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,旨在『剝開科學的堅果,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』。《南方週末》評價說:『松鼠會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,已經成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來源。』」
據網站站長嵇曉華(筆名姬十三)說明,它的成員自稱「松鼠」,截至目前為止,這支志願大軍已經發展到105隻松鼠,他們遍佈全球,大多數具有理工科背景。耕耘至今,得獎不斷,不久前取得第五屆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「最佳國際博客公眾獎」的榮譽。
2009年初,「科學松鼠會」從由松鼠們所撰寫、近千篇文章裡面選取54篇,交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,定名《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》,這本書得到讀者的認同,首印6000冊立刻售罄,佳評如潮。
今年(2011)年中,「科學松鼠會」另一本《冷浪漫》,入選「新浪好書榜上半年十大好書」獎。其他已出版的書,如《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》、《吃的真相》、《愛與性的實驗報告》、《寶貝別怕》……使「科學松鼠會」達到「讓科普圖書成為了暢銷品和時尚品」的目標,他們也發揮出平台強大的活動能量,像是「看片會」、「科普講座&閱讀沙龍」、「達文西行走中隊」以及觀賞植物、徵文、線上問答、戶外觀測……等,觸鬚四伸,影響力越來越大。*註9
這個平台(N),豈是區區「了不起」三字足以形容。

【例3】「青番茄圖書館」(http://www.qingfanqie.com) :
馬雲在大學演講時,有位年輕人問他:「馬雲,中國的互聯網機會、所有創新機會都被你們做光了,在中國沒機會了,我們要怎麼做?」馬雲回答他說:「一百年以前,愛迪生發明電燈以後,美國有位經濟學家也預測說,世界上所有發明都發明光了。事實上,人類的發明卻是層出不窮。」馬雲的結論是:「互聯網出來後,先有了網景,後來有雅虎,雅虎所向無敵後,又出了eBay,eBay之後有谷歌,又有Facebook,──人類永遠在創新,創新不可能停止。」*註10
馬雲的話挑明一點:世界的未來動向,顯然不會掌握在問這傻問題者手中。
我們從下一個令人為之動容的例子裡,再次證實馬雲的話是對的。

有四位年輕創業家,於去年8月在深圳推出讓創投家為之驚艷的「青番茄圖書館」 ,他們聚合一批85後的小朋友一起打天下。年紀雖小,做起事來,不急躁,不盲從,可一點兒也感覺不出年少的青澀,步步謀定而動。看到他們攤在陽光下的成績,不禁嘆曰:「後生可畏也!」
當他們的創業之路決心聚焦於四個創辦人共同志趣「書」時,一度似也困惑於「路在哪裡」?他們拆解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,而每個環節都有巨鱷把守,投身其中,必死無疑。經反覆推敲,以逆向思考「有沒有被人忽視的環節」以及「為什麼被人忽視」?
他們發現從企業競爭角度觀察,做書不易,賣書也難,只剩下借書這個環節似乎是「西線無戰事」。市場上有比較相近的所謂「租書店」的生意,都是小本經營,難成氣候;而借書,則是圖書館的事,圖書館是屬於以政府預算(或私人基金會)來維持運作的公益性、非營利機構,它所關心的是如何發揮最大、最廣的公眾使用價值,從沒人會去討論它的盈利,因為在所有人的觀念裡,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。
這時,他們或許在問自己:
「我們能否做圖書館相同的事,而且還能盈利?」
看!「壹個空白」忽隱忽現地在那兒擠眉弄眼了。

經過縝密思辨,他們找到切入口:若能做到「免費借閱,免費送(收)書到家」這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大事可成。
在這基礎上,進行設計思考。花了兩年時間準備,終於克服艱難,正式成立營運平台,為愛書人服務。一年後的今天,青番茄已擁有「超過50萬人的讀者,服務範圍遍及二十多個城市,藏書超過十萬種」,他們是怎麼做到的?
現在回頭看青番茄的商業模式,簡單之極:
──立足於「免費」,百分百服務。
但,經營資金哪裡來?
借來的。
跟誰借?
借書的人。那是押金,只要很少的押金寄存,就可以永遠足不出戶,免費看書;而且,一旦解除會員身份,押金立刻全數奉還,分文不取。
關於青番茄崛起的奧秘,網上有很多報導,請自行上網瀏覽,青番茄網站內花樣眾多,足以讓人流連忘返。
在此想強調的是他們系統性的規劃能力太強了,整個脈絡清晰,條理分明,準備的非常充分。他們打從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、知道區隔市場、知道加高門檻、知道橫向、跨領域結盟,知道把未來可能的競爭者阻擋在外。
四位創業者全是蘋果賈伯斯的忠實信徒(連青番茄的logo都和蘋果相似),創始人之一、副總張麗娟(75後)接受訪問時,坦率道出他們學習蘋果的經營之道,最重視的是建立「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」。
有一段描述青番茄的文字,可發現他們的抱負與不凡:「在互聯網時代,一個企業要不被其他人輕鬆模仿,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氣質,而這種氣質來源於企業的DNA中,需要從企業誕生的第一天和細節之處就開始培養。」*註11從這些話裡,讀得出賈伯斯的巨大影響,賈伯斯本身就是有「獨特氣質」的「細節狂」。在《世界跟著他的想像走:賈伯斯傳奇》*註12裡,告訴我們,蘋果產品奠基於賈伯斯的完美主義,要實現完美主義必須關注細節、重視細節、苛求細節。
毫無疑問的,青番茄是關注細節的實踐者。舉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,「青番茄的核心是借閱卡和押金。用戶需充值一定數額的押金後,才有許可權借閱。為此,青番茄設計了『閱讀尺碼』M、L、XL、XXL(注意到沒?沒S!),來確定用戶可以借閱的圖書數量、時間和需要充值的押金。比如『M尺碼』需要充值人民幣110元,可以借2本書,時間為14天」。*註13青番茄把所有借閱人關心的每個細節都設想周延,不留瑕疵。
「青番茄圖書館」很快凝聚了50萬會員,並從這規模上繼續往上成長。此時,創投來了,嗅覺敏銳的企業加入了,廣告跟著來,更多新點子出現了,盈利模式也模組化了(「每企一館」「每校一館」「每園一館」「漂書碼頭」……等),整個企業邁入「善的循環」。

以上,隨手摘引平時留心的平台,就這樣亮眼、令人嘆服。近年來,優秀的新建平台多到算不清,最近我經常造訪的有「百道網」、「譯言」、「apple4.us」「數字出版在線」、「雲中書城」、「讀覽天下」……,它們各有所長,在各自領域裡,擁有獨創的風格,我天天遨遊其中,常常興奮的忘了時間。

乙、平台應用力:
創建平台固然不易,應用平台一樣需要創意。
黎智英曾說過很睿智的話,「創新最大的危險,是站在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肩膀上」。應用,就在學習「借力使力」,毋需為了想喝牛奶而去開個牧場。
平台應用的成功例子太多太多,下面的故事,可看出善用網路平台,威力無窮。

【例4】自力出版/0.99美金的奇蹟:
美國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城有位長得胖嘟嘟的可愛女孩,她叫阿曼達.霍金(Amanda Hocking),從小喜歡幻想和書寫,17歲那年,完成她第一本書,投寄各大大小小出版社,都吃了閉門羹。直到2010年4月15日、26歲那年,她在不斷挫敗中,跳過傳統出版,直接訴求讀者,將自己創作的超自然小說作品推上了亞馬遜網路書店,她的《My Blood Approves Trilogy》第一、二部各以0.99元價格供Kindle下載。
銷售過程是緩慢的,這兩本書在兩周內只賣出45本。5月,推出另一本書,這個月共賣了624本。6月,銷售量開始起飛,總量超過4,200本,現在呢?每天9,000本。
她所寫的九本書,利用網路平台已銷售了900,000本。各大傳統出版社紛紛以高價搶簽,聖馬丁出版社以200萬美金奪下她下一部作品,好萊塢製片商也不落人後,簽下《Trylle》三部曲的版權。
另一位60歲的懸疑驚悚作家約翰‧洛克(John Locke)也繞過傳統出版,直接跳上Kindle,他的7部小說,使他登上「Kindle百萬俱樂部」,成為第8位成員,他的電子書售價是0.99美金。*註14
作家在網路平台上自力出版風氣漸漸興起,這兩位樣板人物,一時還沖不垮傳統出版的銅牆鐵壁,但對「編輯2.0世代」而言,明天職場上的幸運,顯然離平台很近。

【例5】App上的《憤怒鳥》(Angry Birds):
關於《憤怒鳥》在App上爆紅而引發媒體爭相報導它的軟體開發商洛菲歐(Rovio)以及CEO麥可‧海德(Mikaael Hed)的故事已經太多*註15,似可不必重覆,重要的是,《憤怒鳥》的成功充分佐證只有做「長尾的頭部」才有前途的道理。
對編輯/出版人而言,從它身上看到的是平台應用的超凡之作。
在App以及具有龐大規模的平台,我們能不去佔一席之地嗎?

【例6】Facebook上的購物中心/「魔集客臉書線上開店平台」
(http://www.mallgic.com):
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,少數聰明腦袋「借殼上市」,利用別人既有的規模,聚集小n們組成一支螞蟻雄兵,成就自己的事業。
今年五月底,李育維帶著「Mallgic FB(魔集客臉書線上開店平台)」企劃案,到北京參加微軟BizSpark創新企業大賽,「得到紅杉資本……等國際資金的最高評價」,李育維就如此打開淘金之門。
《商業周刊》記者劉致昕報導:「魔集客在臉書上打造開店平台,就像蓋一座全球購物中心,坐擁七億會員。……魔集客做的是除了各店面的內部設計,還要配合水電、通訊……串接金流、購物車等結構性子系統。」*註16李育維寄身於臉書的雲上,用最小資本、最少人力,獲取最大利益。上線半年,已有1,154家線上商店,大陸的「凡客誠品」、台灣的「統一夢時代」都已經進駐,假以時日,潛力不可限量。

親愛的朋友,據我所知,傳統出版社面對web2.0的網路時代,再也不敢掉以輕心,時時刻刻苦思生存之道,每有新的創新,出版界從不缺乏實踐家以身「嚐」新,在各式各樣的平台上,到處看得到台灣出版人的身影。尤其是雜誌界,如《商業周刊》《天下》《遠見》《數位時代》《今周刊》……等深具影響力的刊物,備戰多年,早已活躍雲端,只需一個轉身,就是完完全全的雲端產業。
大家心裡都明白,雲上平台是無法拒絕的歸宿。生存在web2.0年代的我們,不妨多懂一點平台,給自己多增一分實力,也添加更多成功的機會。
祝福大家。
浩正/2011/8/14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引自《2010~2011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(中國出版藍皮書)》,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是這本藍皮書主編。郝振省所在的研究院是惟一的國家級新聞出版專業研究機構。資料來源請參閱「編輯之家/網路週刊第六十九期」<傳統出版從業者暫不必為飯碗擔憂>(2011年06月23日;http://www.editorhome.cn/news/document.aspx?documentid=11196&Nid=EBFBBE4F-0660-4828-8808-9C1EFF5BC8E8)
*註2:引自《我是黎智英》/黎智英著/藍鯨出版(2005/10初版),p.42。
*註3:引自《美國外交政策的前瞻》/季辛吉(Henry A. Kissinger)著//紐先鍾譯(軍事譯粹社/1967/5月出版) ,p.4。
*註4:引自《麥肯錫季刊》2008年<谷歌看未來——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.施密特專訪 >。
(https://china.mckinseyquarterly.com/Googles_view_on_the_future_of_business_An_interview_with_CEO_Eric_Schmidt_2229)
*註5:引自《長尾理論》/ Chris Anderson著/李明等譯(2006/10/1/初版/天下遠見出版)p.14-19。
*註6:請參考《維基百科》:「80/20法則」也稱為「帕雷托法則」(Pareto法則),此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,80%的結果取決於20%的原因,而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。如80%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%的前期努力、20%的人做了80%的工作或者20%的維基人貢獻了80%的維基條目等等。但也常常被濫用、誤用,例如解決一個問題符合80/20法則,因為80%的問題由20%的資源來解決。
*註7:同註4。
*註8:引自「快書包網站」官網(http://www.kuaishubao.com)。
*註9:引自「科學松鼠會」官網(http://songshuhui.net)及「維基百科」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)「科學松鼠會」條目。
*註10:引自馬雲於2010/1/19在台灣「天下經濟論壇」發表的演講<這是小企業『大夢想的時代』!>,全文見《天下雜誌》第440期(2010/1/27出刋)p.22-24,由記者黃靖萱整理。
*註11:引自聞文梓的<關於閱讀的生意>(http://www.nbweekly.com/news/business/201106/26468.aspx)。
*註12:《世界跟著他的想像走:賈伯斯傳奇》/王詠剛‧周虹著(2011/7/29/初版/天下遠見出版)。
*註13:《南都周刊》<免費送貨上門的圖書館>( http://jssb.njnews.cn/html/2011-06/29/content_923875.htm)。
*註14:請參閱2011/06/25《中國時報》記者郭光宇特稿<世界書房——出版界的超巨星:你!>(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2009Cti/Channel/Life/life-article/0,5047,11051801+112011062500085,00.html)以及多倫多《星報》(http://www.thestar.com/news/books/article/948078--how-a-failed-author-made-2-million-from-e-books)。
*註15:請參閱《商業周刊》1235期(2011/7/25出刊)封面故事<獨家深入憤怒鳥基地>,p.122-154。
*註16:請參閱《商業周刊》1236期(2011/8/1出刊)記者劉致昕報導:<8個台灣人,臉書蓋出購物中心>,p.64-69。

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

凝聚力:「編輯2.0世代」必備的企劃能力之四

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11
●附/老編桌上還未實現的企劃構想6


「當你設定目標時,不要選擇太容易達到的目標﹔最好是要用
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的目標,而且讓勉強可能達到目標的能力,最
後演變成你的本能。」
「科學研究好像鑽木板,有人喜歡鑽薄的,我喜歡鑽厚的。」
──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
「創造力,就是將事物連結起來的能力。」
──史蒂夫.賈伯斯(Steve Jobs)


親愛的朋友:

話多,有礙閱讀,特切成塊狀,請慢用。

1.N,是什麼?
前不久,有人問我:
「你經常提到N,有時用它來解釋『長尾理論』,有時說它是『競爭優勢』,有時形容為納衆於一的『集合體』,有時說是『空白』、『壹』……;左看似懷著石濤的基因,右看又有康定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繪畫理論影子;細細體會似在解決芥子與須彌的矛盾統一,淺嚐卻帶著彼德.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濃濃的『半杯水理論』的滋味……,講法越來越多,請問:N究竟意謂著什麼?」
讓他困惑這麼久,是我的過失,現在藉由「凝聚力」說個清楚。
N,一點也不複雜,它是「No man’s land.」(無人地帶)觀念的縮簡字。我曾借它寫成簡單的方程式來形容「長尾理論」:
N=n1+n2+n3+n4+n5+n6+n7+n8……+n∞*註1
把這式子移入編輯工程時,N表達兩層含義:等式左邊大寫的N,是右邊眾多小寫n(長尾)的集合,指涉想像中的、沒有敵手的完整領域;同時,也是凝聚力的表徵(集腋成裘)。雖然在不同情境下,N有不同詮釋,但核心只有一個,即「不競爭原理」。它告訴編輯/出版人在策劃書刊時,除非到了「非不得已」的最後關頭,只要能避開競爭就該避開,去打造只屬於自己的樂園,凝聚出難以取代的競爭優勢(請參閱上信<設計力>中各有依歸的王國)。
所以啊,任何繁盛法則的基礎,當以「不競爭」為前提(上上之策)。
我初當編輯時,從沒想過這層道理,一心一意把日常邀稿、審稿、改稿、發稿、廣宣以及版權交易……等工作,認真執行。直到被賦予更多責任時,才「驚」覺這些「基本功」雖是編輯必備的要件,但卻不足以用來因應險惡的生存挑戰,必須培養更上層樓的戰力,才有機會在文化產業中脫穎而出;於是在觀察、分析、演繹、歸納「成功者為什麽成功,失敗者為什麼失敗」時,看出一些自以為是的訣竅,開始笨拙學步,慢慢地建立起很私密的編輯心法。就我而言,N這個字,把肩負的編輯理念表達的如此透明,用它剖析周遭編輯/出版界成功實例,幾乎都可以得到解答。簡要的說,智慧的工作者,他選擇遠離紅海,找到競爭場域上的空白,發現了新的機會和新市場。
我曾不止一次地以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例,佐證「不競爭原理」的可實踐性。譬如,高信疆的「人間副刊」,以「文化」涵蓋「文學」而展現宏大的企圖心(N),締造出台灣副刋史上的輝煌年代;詹宏志避開激烈的戰區,先捨去文、史、哲而就應用科學(「大眾心理學全集」)的範疇切入(N),重新規劃進據不同領域優先次序所推展的蠶食式佈局,終至使遠流脫胎換骨,變身為充滿企業精神的事業體,同時引領台灣出版業及早成熟為現代化企業。把他們納入這個脈絡裡面理解,便可清楚看出「無人地帶」(N)的策略意義。
當高信疆們出現時,原先的領先者往往視若無睹,不以為意,甚至不知危機將至,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版圖朝向周邊大肆擴張,自己卻陷於一隅,喪失了攻掠的能耐。早先據有要地的核心優勢者,逐漸邊緣化;而被視為多餘的邊緣開拓者,反而形成新的核心。
不久,領先群有了新的組合。
我部份的編輯經驗,也可用它得到合理的解釋。
對個人條件樣樣輸人的編輯(如我)來說,發現N(無人地帶)、經營n(凝聚力;長尾理論的活用)是我們的宿命,N是上天恩賜的「應許之地」,自當珍之惜之。(所以,假如您天縱英明,本領奇大,不論做雜誌或編書,一出手即是暢銷書市的企劃高手,千萬別碰我所寫的內容,它不是寫給您看的)。

2.N的尋尋又覓覓。
N的一體多面性,同時存有數種面相。
等式左邊的N,呈顯的是理念與力量的結晶(凝聚力);等式右邊的n是長尾效應的展佈,隱藏著奇蹟之源,等待發現;把「左」和「右」劃上等號的,是獨特的識見與行動力(包括服務、維基效應等等)。有企圖心的編輯,即便在處理日常瑣事時,仍不可或忘時刻掛在心頭的使命,否則你很難從激烈競爭的工作圈培養出個人風格與特色。
順著思維發展下去,立刻面臨必須追索的問題:
──N既是凝聚力的表徵,如何得到它?
──活在「編輯2.0世代」的編輯,和N有什麽特殊關連?

在正式回答問題之前,有些基本觀念仍需重提,以便強固共識。
每回我們在描述網路時代帶來的衝擊時,最常見的辭彙是美國社會學家湯馬斯.孔恩(Thomas S. Kuhn, 1922-1996)在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書中提出的「典範轉移」(paradigm shift)*註2概念。在「網路辭典」中*註3,是這樣釋義:「……(有時)演進的過程不是演化,而是革命,從昨日的新發明中,不會找到今日新發明的線索,它必然來自全新的創意和思考邏輯」,在這樣一場革命中,變化即使緩慢,方向則從不變換,依然堅定不移地向既有目標挺進。孔恩提示我們,「掌握了典範轉移的脈動,即可掌握社會的走向,以做為永續發展的動力」(請參閱「典範轉移」/paradigm shift;http://lstic.tw/modules/lexikon/entry.php?entryID=20655 )。
有趣的是,在流變過程中,偶爾會出現「異常現象」(anomalies)(N可能隱身之處)──而「異常現象」,依我的理解,正是必須掌握的關鍵機緣。

假如我們同意孔恩的理論,不可避免的,編輯/出版也是社會大結構的環節之一,無法自外於它的影響。目前,我們已身不由己地走進Web2.0的U出版時代,編輯舞台上如走馬燈似地上演各種戲碼,現在粉墨登場的叫「雲端運算」。
很顯然的,而今一切都飛躍雲上。雲,使我們的閱讀習慣、消費行為、人際關係都有了新的遊戲規則,它把網路世界的任、督二脈打通了,在任何時間和空間裡,人人都暢行無阻。光是寄身雲端的Blog、Twitter、Facebook、新浪微博……,就讓使用者擁有更自由揮灑以及互動、分享的空間;雲,打破現狀,引向全新的體驗,一分一秒地改造世界,也改變了我們。
的的確確,因為「異常現象──雲」的出現,很多事都不一樣了。
2004年,麥當勞曾在亞太地區「針對20歲左右的年輕人做研究……把他們一天的時間記錄下來,……看他們如何安排」。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驚訝地發現「年輕人把一天當兩天用」。他們率性而行,把時間自由切割,翱翔雲端,再也無所謂白天或晚上。這份研究報告的結論有兩個重點:一是現在的年輕人「一心多用」(multi-meal),他們上網、用MSN、讀書、吃麥當勞,可以同時做四件事;二是行動消費崛起,功能強大的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,接通供應鏈的「最後一里」。麥當勞根據研究報告提出的警示,迅速掌握「異常現象」出現的契機,對策立即出爐:「推出24小時門市、外送服務、提早/延伸早餐時段並衍生出『午晚餐』、『晚晚餐』(late dinner)……」*註4。
若站在傳統出版/編輯人的立場,冷觀周遭環境變化時,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演變對我們而言有什麽意義?有沒有注意到這類消費行為改變的背後,有更深層的、結構性的脈絡相連?這些年輕人,代表著現在與未來的消費者,他們很可能是或部份是構成我們的讀者群之一。從他們身上,看到吸取或表達知識內容的新模式,明顯和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模式不同。所以,活在當下的編輯,應該怎麼因應變異中的、未來的訴求對象?不妨再次咀嚼詹宏志的話:「出版者要解決今天的出版困境,他必須到未來的學習者取得知識的地方去做出版,不能繼續使用現在出版的形式,使自己愈來愈跟這個社會不相干。 」*註5
當然囉,我們知道最終的變局不會在明天發生,但若不予正視,很可能在沒有預警下,一覺醒來,發覺自己成了局外人。

「一心多用」和1天時間切割使用所折射出的是「零碎化」。《天下雜誌》記者馬岳琳和盧昭燕用「新F4特性」形容新崛起的一代:快速(fast)、彈性(flexible)、社群導向(facebook)、與品牌關係變得脆弱(fragile)*註6。
請想想:一個人一天24小時,扣掉睡眠、吃飯、工作之後,還剩多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?在剩餘的、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裡,再扣除娛樂、上網、寫blog、微網誌、社群聯誼、家人相聚等等之後,留給「閱讀」的還剩多少?所剩有限的閱讀時間裡,在何時、何地、如何吸取知識(內容)以及吸取什麽知識?從這個角度看與「閱讀」相關的內容產業的前途,還真讓人憂心,因為跟閱讀爭奪時間的對手太多了。
由此知之,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、朝九晚五的生活,被徹底解構重組,速度、方向、節奏、內涵全都發生變化。他們──這些構成網路世界的小n們,吸收知識(內容)的方式和途徑改變了,人際關係既單純又複雜;他們可隨時加入或退出社群,他們有專注的一面,卻也非常容易被新生事物轉移焦點。用比較寬容的辭彙來形容,所有活躍在等式右邊的小n們,有點像「布朗運動」(Brownian movement)的微小粒子那樣「並非靜止,而是向任何方向,呈現出『隨意的亂動』(random motion) 」*註7。所以,誰能用某種觀念或方式把n們組織起來,「化無序為有序」(沈昌文語),誰就是收穫者(N)。
在這個意義下,N是以巨集(相對性的「大」) 的姿態登上舞台。
假如蘋果的App store(應用軟體市集)是N,那麽n就是目前高達40萬種不同功能的軟體程式和創製它們的工程師,以及上億的使用者。光去年(2010)在iPhone手機上就被下載了一百億次,以一次收費0.1元美金,就是10億美元的營收,n對N的貢獻大不大?N的凝聚力強不強?
假如盛大文學是個大N,所有的在它網站發表的作品、寫手和註冊的網民都是n,盛大凝聚了數不清的n,才能形成規模,雄據一方。
假如書系是N,構成書系的每本書即是n,彼此的關係猶如拱橋和建造拱橋的石頭,n被更多讀者接納的成果全都匯聚在N上。
最近,李開復為我們做了小小示範,他把自己發表在新浪微博、每次以140字為限的文字、用「微博改變一切」這觀念為黏合劑,將自己及相關的微博n,凝聚、串縫成一部新書《140字的驚人力量》(N)*註8,為大家做了一次漂亮的凝聚力的實踐。
例子太多,俯拾即有,不浪費篇幅了。
從n→N這些範例,使我想起宏碁公司(acer)大家長施振榮提出的「微巨架構」(MegaMicro)」理論*註9,意思是說:用巨架構(N),做微服務(n)──「以大搏小」來成其「大」,可說是充滿啓發與前瞻性的策略思考,亞馬遜網路書店、博客來網路書店、當當網、騰訊QQ、百度、Google、Facebook、App store、盛大、痞客邦、……,在網路上喊的出名字的,全都是。親愛的朋友們,這些現象和理論,你認為能為我們所用嗎?
天天離不開網路和雲端的我們,和從未接受網路洗禮的傳統編輯肯定不同,而未來的「內容吸收者」(讀者),網路對他們來說,像空氣和水一樣重要,所以,隨時關注網路引動的變革,是「編輯2.0世代」的存活根本。
總之,在U出版時代,當我們面對主宰未來市場的讀者,應該如何找到接觸他們、影響他們、組織他們的切入點?呈現在眼前的現狀,是自由、散漫、混亂、個人至上的零碎化現象;而另一端則是組織、紀律、集中和力量。我們用來連接n與N的等號(=)是什麽?讓我們重拾繁盛的機緣,會不會恰巧隱匿其中?
是的,尋找這些問題背後的解答,正是「編輯2.0世代」的創新之源,而「凝聚力」一如「策通力」、「發想力」、「設計力」,亦是不可或缺的能力。

3. 發現N(無人地帶),經營n(凝聚力)。
總而言之,發現N,經營n,是我們生存、茁壯的不二法門。困難的是,怎麽知道N隱身何處?如何能凝聚足夠的n,形成可存活並成長的利基?
我必須誠實告知:沒有人能替別人找到答案。
它一定在,遲早有人會發現它。

最近巧遇一個例子。
不久以前,我收到曾在《書香兩岸》雜誌工作的陳忠坤的新職異動通知,他離開《書香兩岸》之後,到了「讀客網」,現在委身於廈門「淩零圖書策劃有限公司」擔任總編輯。從他發送的mail上,談到公司經營範圍,第一個要項便是「自費出版」(其它項目為合作出書、委託代理、版權交易、圖書策劃、企業圖書行銷或編著)。在回信中,忍不住誇讚他的抉擇。
我稱讚他是因為他發現的N,未來充滿機會。在大陸上,出版雖有書號的量的管理,事實上鎖不住有創意的腦袋,在數量管理的特殊情境下,反而成就了不甘隨波逐流的人,他們跳出框架自組公司,狩獵書號。聽說光北京一地的企劃公司就數以千計,家家活力充沛,而且各有各的通天本領。可是,過度競爭迫使他們相互學習、摹倣,彼此的長相越來越像,同質化危機如影隨形,導致競爭合流。陳忠坤另闢蹊徑,選擇遠離北京,在厦門緊咬被輕忽的「自費出版」,找到冷僻的、在地的槓捍支點,積極投入。
大約四、五年前,我就在大陸網上看到北京有些公司開始經營「自費出版」了,但整體而言,因為它被正統出版視為旁門左道或經營者「因『道』不同,而各有懷抱」,所以參與者寡,使得這塊領域至今尚未陷入紅海。陳忠坤此時此刻,把邊陲當核心經營,是四兩撥千斤的做法,尤其取台版、港版(沒有書號限制,不做內容審核)來吸引客户,確是妙著。以中國之大,想在一生之中出本印有自己名字的著作的人,應如過江之鯽;而「自費出版」可開發的項目極多,放眼望去,處處商機,若經營得法,成功機率頗大。
台灣「自費出版」先驅、並以此為核心任務的「印書小舖」即是頗具代表性的佳例*註10,它剛成立時僅六、七成員,才不過幾年光景,已擴張到二十多人的規模,成長力道驚人。
總結的說,陳忠坤在編輯/出版的產業鏈挖掘隱藏的機會,從大家都熟悉的生產與供應鏈中定位出新N。他發現被眾人忽視的環節,利用U時代「人人都是作家」的異常現象,以「服務」為立社之本,專心做人家不做的。他把作者群擴張到無限大──整個長尾(n)都是他的潛在客户,滿足了新需求,開發出新市場。

以上對於訴諸N利基的凝聚力的描述,使我想起留存記憶盒子裡「老編桌上還未實現的企劃構想」,下列三案,全是陳年舊案:
⊙「無師自通2.0版」
⊙新.資治通鑑
⊙諸神復活
它們是乏人經營的「空白」嗎?
我不知道。
若你認為它是,可放手一搏(很難做啊!);不是,請一笑置之。

4. N,訴諸利基的凝聚力的種種想像。
【構想1】「無師自通2.0版」(DIY‧自己動手做)
做了一輩子編輯,確有「未實現的方案」存留腦海。這些案子,有些在當時被看成「撈過界」、有些或因「力有未逮」、有些則純屬臆想、有些則時機未到、有些雖壯烈成仁,但移用於今日,或因時空不同而生新的機會。至於它們還在不在藍海之內,就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衡量了。
交代「無師自通2.0版」之前,先介紹和這構想息息相關、上世紀七○年代活躍於台灣出版界的「徐氏文教基金會」*註11。在台灣年過六十、對基礎與應用科學稍有關注的出版/編輯人,或許對它留有印象。
有一則流傳久遠的軼事,介紹給大家看看﹕
十八世紀末,美國長老會派了傳教士到中國傳播福音,有人到山東煙台開辦了一間「益文商校」,一面教西方商業學識,一面教聖經,栽培不少窮困孩童。其中一位名叫徐銘信的年輕孩子,畢業後赴美經商,發了大財。
發財之後,他沒忘本,經常資助長老會在各地的機構,尤其關心傳教士家眷的生活。
1950年耶誕節那天,他走進長老會紐約辦事處,奉獻100萬美金做為籌建傳教士養老院基金。該會獲此鉅款,在加州杜爾特購地30畝,興建了「衛思敏家園」,內有獨戶住宅81間,教堂、圖書館、游泳池、健身房、福利社、花園、醫院(64床)、美容院、網球場等,讓退休後的傳教士,能在幽美的環境中,安享晚年*註12。
徐銘信也沒忘記他的家國。他感慨中國的積弱不振,備受欺凌,他認為富強之道,首在教育。1969年,他捐獻鉅資,在台北成立「徐氏文教基金會」,針對基礎、應用的各門學科大量出版,平價供應,讓社會失學青年,靠著自修也能學到一技之長。
那年代,書店的書架上到處看得到「徐氏文教基金會」價廉物美的出版物,填補了台灣科普及基礎教材的空白,貢獻極大。
這則故事告訴大家:即使不是出版人,也可以有這麽大的出版抱負。
但今天的我,再看這件事,就有不同的想法了。
我曾提過一個被我模式化的題式,移此再問:
「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他會怎麼做?」

答案再清楚不過了:
──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一定充分運用網路的凝聚力來遂其心願。
──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理所當然的會向「維基百科」取經,凝聚社會群力,打造一個開放的、可自學的、公益性的、知識與經驗交流的網站。
──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他會虛心請教宅神朱學恒*註13,問他如何號召全世界有能力、有意願的同胞奉獻自己,共同協作「麻省理學院開放式課程中譯計劃」的具體做法?
──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為了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,用巨架構(N)做微服務(n) ,成立「無師自通2.0版/自己動手做」(DIY;Do it yourself) 網站,或許會是他的選項。

「無師自通」的發想背景,說來可憐復可笑。只因為我笨,在平時學習時老跟不上進度,別人都弄懂了,我仍然一知半解。所以,等我做了編輯,喜歡搞些自己不了解的內容來出書,藉此成長。
在遠流做「實戰智慧叢書」,就是如此。我常想:「我不懂的事,會不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不懂?我需要吸收的,也許有人有相同需要?」(這就是利基)當年暢銷一時的高橋憲行寫的《企劃書》及其延伸出的「企劃系列」,就是這樣出版的。我希望這些書能解決我不懂企劃、不會寫「企劃書」的苦惱,顯然它們也吸引和我有同樣苦惱的需求者──因為,這些書居然能一版再版。
由此,我學到寶貴的一課:謙卑些,別妄想指點讀者去讀什麼,而是學著和他們站在一起,才能聽見渴慕的聲音。正因為我承認不懂和不會,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要,才因此貼近讀者、貼近市場。
書市上暢銷的工具性長銷書,有時候是這樣做出來的。詹宏志創辦PChome雜誌成功之鑰也在這兒:謙卑。
所以啊,我曾經想成立一家將知識普及化,以圖代文,事事圖解(甚至漫畫化),把文字簡省到極限,想學就學得會的「一書一技術」的「圖解出版社」,來幫助有進取心的社會底層的學習者。然而幾經蹉跎,始終未能成案。後來,這個想法與「無師自通」構想合而為一,迄今仍掛在心頭。
「無師自通」的構想也來自生活體驗。
四十多年前,詹宏志帶我到日本進行學習之旅。他是識途老馬,我是第一次踏上異國土地,視線所及,樣樣新奇。除見識日本書店之大、之美、之新穎、之以客為尊外,我曾在一家標榜「自己動手做」的百貨公司駐足良久。在百貨公司某個層樓看到自行車零組件大集合,意思是說,假如想組裝一輛個性化的腳踏車,這兒即可一次購足,裝配出一輛舉世獨有的車子。店裡,還有老師父隨時可以請教。
多棒!我居然為之著迷。
這番經過,牽引出其他回憶。
其一,老妻年輕時留學美國,那時出國不易,出外唸書得靠微薄的獎學金勉強過活,為了節省,錙珠必較。據她告知,一般女孩子常借當時流行的型錄來購物,從型錄看到中意的服飾樣式,才按圖採購布料,再根據體型尺碼訂購衣服紙型。把衣料照紙型原寸剪裁,一針一線縫製,整件衣裳就做成了,既實用耐穿,又便宜美觀。
其二,老友姜渝生教授某次從美國返台省親,因多年未見,他特別帶著闔家照片給我看。我一面看著照片裡的人,一面讚美他漂亮的房子。
他居然得意起來,笑道:
「你相信嗎?這屋子是我自己蓋的。」
看到我吃驚的樣子,他的笑意更濃了,說:
「在美國一切標準化。譬如門、窗、牆壁都是標準規格,有各式各樣、大大小小的成品,依此設計房屋藍圖,再從型錄訂購,送來就可以組裝,非常方便,造房子一點也不難。」
哦,我忘了說,他是成大建築系畢業的。

看!DIY還真無所不在!美、日的國力,全都藏在日常生活的枝微末節裡。
「無師自通/自己動手做」這案子,從此在我心裡生了根,心想,總有一天會在我的出版大夢裡,付諸實現。
大夢,從沒機會實現。到了雲端世紀,我彷彿看見一線曙光。
假使徐銘信活在今天,他或將擁有一個架設在雲上、維基百科模式的「無師自通2.0版/自己動手做」開放性的巨架構(N),歡迎任何人發表「一個步驟一張圖說」的經驗傳承(圖解/徹底分解示意),做有益世人的微服務(n) 。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壯舉,若能凝聚不加任何條件限制的小n們加入,這股力量會有多大?
還是舉個有趣的、自己動手做的小小例子吧。
──蛋的烹調術。
蛋,誰沒吃過?但你吃過幾種不同方式料理的蛋?1980年代前後,台灣某出版社引進日本一套袖珍型的生活小百科套書,其中有一本介紹各式各樣有關蛋的100種做法*註14。聽說,光這本書,在台灣熱銷幾十萬冊。
在未來的「無師自通2.0版」上,光是蛋的烹調術,家庭煮婦、煮夫們,或許能貢獻出第101種呢!
從造飛機、組裝電腦……到做醬油、醃泡菜……什麼事都可貼上去,不懂沒關係,照著網上「一個動作一張圖解」的步驟做,準錯不了。至於該不該從海量資訊中組織出版電子書或紙本書?如何出?大家一起來傷腦筋吧。
總之,用巨架構(N),做微服務(n)──先求存活,然而,利潤或許是從另一個你從未預料到的方向流進來。

【構想2】新.資治通鑑
這個構想正確的名稱當是「資治通鑑2.0版/大家一起寫歷史」。
發想源頭十分單純。1983年,遠流創新出版模式,以雜誌經營方法推出「柏楊版資治通鑑」全套預售專案,甫一上市,轟動社會,全集訂單如雪片飛來,創造台灣出版史上的奇蹟。多年後,我成為遠流的一份子,所策劃的「實用歷史」叢書也順利達陣。那時候的遠流,版圖急速擴張,聲勢如日中天,工作夥伴們無不絞盡腦汁,尋求新的突破。「新.資治通鑑」就是在這形勢下發想的案子。
最初的想法是仿司馬光編撰《資治通鑑》編年史模式,創製一部「中華民國」為主體的中國當代史,情商柏楊領軍,以年鑑方式一年一巨冊,假以時日,可把歷史解釋權牢牢握在手心。
我曾嘗試和報社的政、經記者請益,看看能不能組個班子,不讓司馬光專美於前。話題越深入,問題越多,他們認為這方案野心太大,支援不足,最後只好束之高閣。
在那沒有網路,沒有維基,沒有雲,當然更不識長尾(n) 凝聚力偉大的年代,組不成強而有力的班底,一切免談。
現在不同了,什麼都有──所以,若是網路上誕生了現代司馬光,聚集網路世代趣味相投的小n,從國人的觀點,把每小時、每天、每週、每月發生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世界與本土的大事貼上網,有文,有圖(還帶視頻),如有需要,還可像「司馬光曰」「柏楊曰」一樣,月旦世事。例如,最近的日本大地震、大海嘯到核危機,看到人類面對大自然反撲時的無力惑,天地為之含悲。這場人類史上少有的大災難,有多少經驗教訓值得記錄下來?
每到年終,再請專人整合出一本世上獨有的、國人專屬的、圖文並茂的紙本/電子書讀本。累積五年、十年、五十年後……,那是多麼了不起的貢獻。
你不覺得2.0版的《資治通鑑》似乎正在向誰招手嗎?

【構想3】諸神復活
我對神話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癡心。
我始終認為神話是民族最佳凝結劑,有共同記憶的民族是拆不散的,即使用外力強加拆散了,也會尋找機會重新黏合在一起。表面上,神話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遠,看似無用,可再細細想想,它離我們很近,它活在每個人的心中。
我還清楚記得年少時候第一次讀少年版《希臘神話故事》的感動,當時就在想:我們自己有一套敘述完整的神話故事嗎?
等我籌辦《幼獅少年》雜誌創刊時,打算好好耕耘神話領域(N;無人地帶)。成名前的苦苓,曾幫忙寫過<十三個月亮>,介紹農曆閏月的由來。故事內容似乎是說,玉皇大帝生了十三個女兒,本該排表按月出巡,輪值時出了狀況,不得己以「閏月」方式解決紛擾,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故事。
我在主編《臺灣時報》副刊期間,開闢過一個「諸神誌」專欄,以開放性設計,呼籲大家一起創作神話(N)。吳繼文寫過多篇,篇篇擲地有聲,印象深刻的有兩篇,<夸父逐日>及<神農氏本事>*註15。他筆下的夸父有著和傳說完全不同的面貌,他賦予全新的現代意義,神似房龍《人類的故事》楔子中那位離開部落、走入未知的年輕人。吳繼文創造出新夸父,夸父沒接受部族長老勸阻,勇敢奔向日出的方向,追逐夢想。而<神農氏本事>描述神農嘗百草的故事,卻寫了罕見的父女親情。「諸神誌」也有讀者來稿,寫共工怒觸不周山、女媧煉石補天等,都非常好看。
中國神話裡養分極多,可惜文學家、哲學家、藝術家肯進去挖寶的,少見。
舉例來說,因為卡繆(Albert Camus;1913-1960)寫過<薛西弗斯的神話>(The Myth of Sisyphus),薛西弗斯永不止息推動巨石的宿命,多了一層哲學思考,成了人類命運的某種象徵而有了不同的意境。中國神話中「吳剛伐桂」的故事應有新意,可惜不見有心人挖掘更深層的東西。另一位曾經出現在《三國演義》四處遊蕩、高喊「還我頭來!」的刑天,有人推為史上最牛的抗議之神──也未見我們的文學家或哲學家,為他添上現代觀。
做為伏羲和女媧後代子孫的我們,能不能藉由《山海經》的傳說,構建出像希臘奧林匹斯山(Oros Olimbos)諸神的故事?
有一陣子,我請託心目中的專家:
「誰可以寫出中國諸神的族譜?」*註16
沒有人能給出滿意的答案。
族譜?以現有的資料當然沒有答案,空白多到形成太多斷層。可是,神話本是十口相傳的遙遠的憧憬與想像,為什麼不讓現代寫手(n)一起來填實?
我情不自禁胡思亂想:要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出版社結合理念一致的動漫界成員,共同投放一個巨架構(N),讓喜歡做夢、說故事的人提供微力(n),協作完成一場民族大夢,不正是美事一樁?
我在《希臘神話故事》<編者序>*註17中,讀到編者周宏問了四個問題:
⊙是誰第一個創造了希臘神話?
⊙是誰記錄了這些遙遠的神話?
⊙是誰整理出如此譜系清晰、情節完整的神話?
⊙是誰設計出如此「好看」的插圖版本?
若是把問句中的「希臘神話」換作「中國神話」,再重問一遍,中國神話的未來,或許就在一問一答之間。
曾一度引領我們前行的袁珂老師*註18早已遠去,到了網路時代,希望有更多袁珂老師化身網上,繼續建設中國神話的夢想國度(N),讓諸神復活。

祝福大家。
浩正2011/6/15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第32信<出版2.0>。
*註2: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/湯馬斯.孔恩著/程樹德.傅大為.王道還.錢永祥譯(1991/1/16新版2刷/遠流出版)。
*註3:「網路辭典」由雷斯提克LSTIC網站建立於2002年,是一個知識收集站。聚集超過2000位大學生參與,將課堂中教授的講義、名詞定義及網路搜尋的資料分類整理納入可全文檢索的資料庫,提供給大家參考(http://lstic.tw/modules/lexikon/ ) 。
*註4:請參閱《天下雜誌》第441期(2010/2/10出版)<零碎時間消費時代>/馬岳琳、盧昭燕文,p.84-90。
*註5:請參閱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第7信及《書香兩岸》2010年5月號駱瑩瑩專訪<詹宏 志:趨勢來自對知性的理解>(P.8-15)、<單一中文市場的大時代——詹宏志談華文出版>(P.16-20)
及2010年6月號<紙本書變電子書是很小的事——詹宏志談數位出版時代>(P.106-110)。
*註6:請參閱《天下雜誌》第441期,同註4,p.84。「新F4特性」說明如下:Fast/想到就要買
到,買到就要拿到,因為不耐等待,所以對商品價格的要求不見得要最便宜,但一定要快速擁有、
立即享受;Flexible/對時間的運用更彈性也更隨性,一心多用是家常便飯,零碎時間與移動時間
已不再是無意義的打發,將成為更有效益的預備空間;Facebook/FB世代社群力量大,講究時
時交流、刻刻分享,在密紮的大現實裡要小娛樂,在方寸的小頁面裡要大連結;Fragile/與品牌
關係變得脆弱,朋友、網友的一句話,一分鐘的服務接觸或消費體驗,都將勝過行銷方案的千萬
規劃。
*註7:請參閱《中華百科全書》「布朗運動」條目:1828 年,英國植物學家布朗(R. Brown) 於顯微鏡下觀測花粉時發現:一般微小的粒子,在室溫時並非靜止,而是向任何方向,呈現出一種隨意的亂動,稱之為「布朗運動」。(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9646 )
*註8:《140字的驚人力量:李開復談微博改變一切》/李開復著(2022/3/25/初版2刷/天下遠見出版)。
*註9:請參閱「宏碁公司」的經營理念(http://www.acer.net/si/business.htm)。 N與n的關係在《編輯力初探1.0》中曾經探討過,請參考。
*註10: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第40信<新商業模式:簡析創新出版模式的「印書小舖」>、第41信<另類出版/再談「印書小舖」的崛起>,有更多關於自費出版的介紹。
*註11:請參閱「徐氏文教基金會」官網(http://www.xushi.com.tw)。
*註12:這段文字改寫自「喻道故事26」<報恩的人>(http://www.cclw.net/book/ydgsqsym/htm/26.html)。
*註13:請參閱wiki百科<朱學恒>條目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C%B1%E5%AD%B8%E6%81%86)。
*註14:事隔太久,手邊的書已贈送他人,出版社及書名都不復記憶。
*註15:薛西弗斯被神祇懲罰,必須推巨石到達山頂。然而,每當薛西弗斯費盡千辛萬苦將巨石推上山,看似要完成目標時,巨石卻因本身的重量而滾落山底。於是,薛西弗斯只好日復一日地繼續同樣的苦工。
*註16:有沒有人肯運用創造力把神話世界的「無序」變「有序」?老實說,天宮在哪裡?應該住哪些人?這些人的關係如何?有玉皇大帝嗎?他跟王母娘娘是同一系脈還是各有所本?……我全好奇的很。我好奇的還有:太陽神是誰?月神?火神?水神、花神、愛神、婚姻與生殖之神、時間之神、藥神、戰神……。
*註17:《希臘神話故事》﹝德﹞古斯塔夫.施瓦希著/丁偉譯(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/2007/10月2版1刷),<編者序>見p.8-9。
*註18:袁珂先生(1916—2001),本名袁聖時,筆名丙生、高標、袁展等,生於四川新繁縣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神話學會主席、國際知名學者,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(參見「百度百科」)。我年輕時受惠於他的名著《中國古代神話》頗多。

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

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!

──憶老友姜渝生(1943-2011) /周浩正

昨天下午(2月22日)家裡電話很難得響了起來,才拿起話筒,對方就問道:
「你是周浩正嗎?」
我立即應「是」。
「我是姜渝生的妹妹毓華,告訴你一個心痛的消息,渝生走了。」
我愣住了,第一個念頭是:「怎麼可能?」
前年他路過台中,特地撥出時間到家中便餐小敍。那時候的他,依舊一頭黑髮,風流倜儻的模樣,歲月似乎沒在他身上留下印記,丰釆猶勝初識時光。他告訴我,雖然已經從成功大學教職退休了,仍無法忘情這片土地,願為台灣出點力,所以義務擔任行政院政務顧問,辛勤地奔波各地,提出國土規劃之種種藍圖。他學建築,他的專長和對社稷的貢獻我全然不懂,但他在藝術與文學方面的造詣,我周邊的朋友,幾無人可及。
和他結識之後,常拜讀他的詩文,他的書法也是一絕,家中仍留著他大學時代信筆揮灑的墨寶,餐後我曾拿出來在他眼前炫耀,面對自己龍飛鳳舞的毛筆字,他又開心又懊惱,要求索回,我當然不肯還給他。

渝生和我相識的過程非常戲劇性。這段往事必須回溯到五十多年前,我們的高中時期。那時候,家父工作不順,全家居無定所,老在飄移狀態。從初中開始,我就扛著行軍床四處打混,到唸高中時,已無法隨意轉學,不得已在學校周邊民舍借住,每月的生活費扣除房租後,僅能免於飢餓,平日無處可去,就在校內閒逛。
某日,我翻閱被人丟棄的救國團辦的《團務通訊》,在「徵友欄」看到一則跟其他標準化用辭完全不同的文字,印象中他用了「秋近」的化名,短短十幾個字的介紹中,被他的化名和形容自己個性「疏狂」那兩個字所吸引,立即寫了信去。稚嫩的我,因校內外作文比賽常常脫穎而出,也曾僥倖在全省比賽名列第二,所以對文字十分迷戀。我平時拘謹,一旦面對白紙往往難以自己,動輒千言,一來一往,開始了我們倆近半世紀的友誼。
不久,面對即將結束的高中生涯,因家裡深陷困窮,無力資助升學,我做了一生之中重大抉擇:不參加聯考,直接保送軍校,也把這抉擇告訴了他。
我在入校前,向這位「秋近同學」索取地址,準備從台北到南部鳳山校本部報到途中,順道去拜訪住在員林鎮、從未見面的他,並請他在家靜候我登門相會。
約定之後,我如期踐約。
當時,兩人都沒用真實姓名交往,然而在按下他家門鈴,大門一開,我立刻高喊他的名字:
「姜渝生!」
他只愣了一秒鐘,立即反擊:
「你是周浩正!」
這下輪到我張口結舌,儍住了。──他怎麼知道我的名字?
之後,相互盤問,才知原來如此!
真相非常簡單。
為了探明他的真實姓名,讓他訝異我刨根究底的本事,我刻意比相約時間提早坐車到員林,找到他家附近的派出所,向警察先生說明原委,請他相助。
那位警察先生非常熱心,根據書信地址,翻出轄區內的户口資料讓我辨識,我用剔除法,立刻知道了姓和名;至於他怎麼知道我的名字?那更奇妙了。那時的社會氣氛,軍人地位不高,軍校招生不易,所以政策上鼓勵保送軍校。我記得《中央日報》曾將當年保送名單以新聞方式刋出,渝生居然從全省二、三十個保送不同軍種的保送名單中猜出我,太不可思議了。我後來問他,憑什麼我該叫周浩正,他笑道:「哪有人的名字一股浩然正氣、準備當烈士的樣子,再加上你平時來信的內容,十之八九我賭它是!」

我進了軍校,在鳳山;他考上成大建築系,在台南。以那時開發不足的交通狀况,兩地車程約一個半小時,加上候車、轉車,需時更久。每逢假日,我常到成大找他,也因此認識一堆他的朋友:林蒼生、黃啓方、王小娥、誠然谷、劉定泮……等人,還有些名字因事隔太久,又鮮有往來,記不得了。
殘留的印象中,我曾聽說渝生和蒼生他們成立「火星社」,不久就宣告結束,因為被校方誤解為列寧也曾在同一天組織過同名社團,有左傾嫌疑。後來,這批人籌建「西格瑪社」,我雖然不是成大學生,每到週日,因渝生邀請,偶爾也參與其中,聽大學生們討論、爭辯,而我只是旁聽者,向來不發一語。很久以後,他告訴我,學校教官調查我的背景,想弄清楚為什麼學生社團「混進」一名軍校生。
他知道我喜愛古典音樂,常帶我去他同學的租屋內聆聽珍貴的唱片,在那年代這是很難得的享受。
渝生的閱讀興趣和範圍很廣。因為他,使我對現代詩不離不棄;因為他,我開始涉獵更多西方文學和哲學;因為他,我訂閱建築與藝文雜誌;因為他,我領會到廣泛閱讀的樂趣。
舉個例子來說說。有一次,在他寄贈朋友的詩作上,一開頭的引文,就讓我眼睛發亮:

「奈帶奈靄,我需要的不是同情,而是愛。」

我這人個性硬梆梆的,喜歡直來直往,缺少溫柔及羅曼蒂克那種情調,讀他這段出自紀德《地糧》的文字,我完全失去抵抗力,從此追讀紀德所有中文版譯本,然後向開濶的文史哲領域漫延。不久,艾略特、里爾克、柯羅齊、卡夫卡、卡繆、齊克果、鈴木大拙、存在主義、禪學……一堆奇怪的人名和名詞進入生活,軍校四年加上十年義務役,滋養我生命的是來自渝生引導我走的方向,軍旅生涯中,始終有書為伴,我從不感覺孤單。

為了讓追憶渝生的文字不流於哀傷,我找出過去的兩件趣事,請大家一起回味青年姜渝生的一些特別之處。
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連繫,主要靠寫信,電話屬奢侈品,只有極少人家擁有,那是權貴的象徵。當時和我信函往來最密切的朋友是渝生和郭承豐(華威廣告創辦人),我們三人之間互動的信件超乎常情,他們倆都極富藝術天份,每次來信可用「作怪」兩字形容。
有一天,軍校的營輔導長特別召見我面對面「交換意見」,進到他辦公室,桌上堆滿信件。
「周同學,」顯然他努力按捺著火氣,帶著濃濃鄉音,對我展開勸導:「你們年輕人哦,就喜歡搞怪,寫信就寫信嘛,幹嗎地址、姓名全不按規矩寫在該寫的位置上?看!寄信的人連自己的姓名地址都不寫,退信退哪去呀!」
他把桌上一堆信攤開,拿起其中一封,指著信封上的字不停比劃。
我向前一步,低頭看了看,果然是渝生和承豐的信。他們喜歡簡潔,往往在信封中間自認最適當的比例處畫一條線,線的一邊寫名字,另一邊寫地址,大小對比恰宜,給人獨特的舒適感,其它可省的全省掉了。這種寫法在五十多年前可是創舉,卻也犯忌。
營輔導長清了清喉嚨,問道:
「給你寫信的人是什麼背景?為什麼不照規矩來?」
我跟他解釋其中一位是高中同學,另一位是高中筆友,都是在校的大學生。
他又從桌上翻出一叠明信片,空白的一面,有畫、有奇怪而交义的線、有不完整的字或句子。他問道:
「你解釋一下,這些明信片又是什麼?是你們的連絡密碼?」
我笑了出來,趨前把桌上二十幾張零散的明信片重新排列組合,拼成一張不規則的拼圖:
「報告長官,這是封圖畫信。他們把十幾張明信片拼成整片,當成畫布,在上頭塗塗寫寫,再分別投郵。我只要把一張張明信片收齊之後,拼回原貌,就知道內容是什麼。他們沒別的意思,純粹是搞藝術的年輕人愛玩花樣。」
「噢,是這樣啊!」他皺著眉,細細觀賞起來,左看右看,挑不出毛病。他揮揮手說:「你可以回去了,可別忘記告訴你的朋友要克制自己,再這樣亂畫、亂寫、亂寄,我不保證你收得到。」
後來我想,我做編輯時,對版面設計、空間處理、圖文配置、構圖留白……等有關美的理解,就在這時打下的基礎。

另一件事,也令我難忘。
那時交往多年的女友赴美深造,一去經年,為了維繫感情以及彌平相別時的疏離感,我請求好友們各繳出一篇<我認識的周浩正>──毋需讓我「審查」,可直接寄給她,唯一的要求是「真」與「誠」;所以,批評的話不可少,讚美的話不可過,她才會見到朋友眼裡的我,一個真實的我。
朋友們的熱情出乎我的預料,踴躍的程度可真不是蓋的。很久之後,等我們有了自己的家,我終於看到這些「出賣朋友」的信件。揚善揭短,人人唯恐落後。其中,渝生寫的既詳實又文情並茂,他從遠距離觀察我,描述我個性的優缺點。他眼裡的我,做起事情來,固執得近乎無情。因為固執,所以容易陷於自以為是,顯得氣度不夠恢宏;但優點是勇敢、忠誠、無私、好學、肯不恥下問,是個有上進心的好朋友。
每當我回憶這些,不免想到志寧最後願委身下嫁,渝生和朋友們「坦率陳述」的「黑函」,功不可沒。
渝生是非常內斂的人,温文儒雅,行事低調。一堆人在一起高談濶論時,他總是靜靜聆聽,卻是最後總結意見並能提出一新眾人耳目的對策,而與會者也懷著欽佩的心欣然接納。據我所知,他和政府高層交情頗深,但他從不張揚,只在旁默默相助,他的言行舉止,有古君子之風也。

渝生妹妹在電話那端的話,始終縈繞腦際,久久不散。
「他什麼時候離開的?」我問。
「17日,」她說:「我哥哥太不愛惜自己身體了,前年明明出現一些症狀,我們都替他安排好醫院做徹底檢驗,他卻約人跑去花蓮實地調查去了。」
她說的「前年」,引發我不同的猜測:「前年」他來台中小聚時,難道已經知道身體的狀況了?他是想趁自己還走得動,來看看老朋友?
我不敢也不願往下想了。
渝生啊!26日上午十時在台北「聖家堂」的追思禮拜,我一定從台中趕去參加。你的好朋友們在聖家堂為你辦了一場<老姜,向永恆啟程>的告別式,有些話我會在那裡默禱給遠行的你。
請慢慢走,渝生,一路珍重!

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

有開始,就有結束。

【後記】
──寫在《編輯力初探1.0》與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之後

「悄悄的我走了,
正如我悄悄的來;
我揮一揮衣袖,
不帶走一片雲彩 。」
──徐志摩 <再別康橋>

「我是阿拉法,我是俄梅戛;我是初,我是终 。」
──《聖經.啓示錄》


親愛的朋友:

老實說,我並不想停筆,還有好多話要說,雖然累積了近四十萬字的經驗談,總覺得自己人拙、筆也拙,老搔不到癢處。
但,隨著馬齒徒增,記憶力一天比一天衰退,剛看過的書,放下就忘;有時候,要寫的字即使搜索枯腸也想不出它的長相;每段文字必須一修再修,才修成通順的句子*註1。整封信挖挖補補二、三十次才是現在看到的模樣,而等到網友來信告知疏漏或筆誤之處,又不得不修訂重寄。如今,情况更趨嚴重,書寫時無法集中精神,三、五分鐘就意志渙散了。我心裡有數,應趁著還沒全面失控之前,自行了結。所謂「見好就收」或「見不好就收」──總之,親愛的朋友,這是你最後一次收到我親自(一對一)發送「寫給編輯的信」。

想當初(2004年元月)動念寫下這些「私見」,純屬偶然。
整個事情肇因於天津「新蕾出版社」高彥小姐捎來一封討論出版的e-mail,從最初的兩人互動,到後來面對眾人將個人的編輯生涯進行深刻反省。這六年多來,坐在電腦桌前的思考和書寫,充實了退休生活的每一時刻。我必須滿懷感恩的心,向高彥和其他結緣的朋友說:幸虧遇此機緣,能將過去的得失曝曬於陽光底下,細細檢視。在那年代,打了不少仗,卻不知道「為什麼輸或為什麼贏」。現在,有時間把案例從記憶的洞窟裡拖曳出來,用新吸收的知識予以解讀,才恍然大悟──啊,原來如此!
坦白說,當年行走職場,我從沒高瞻遠矚的本領,現在有些看法,是當時沒想過的,年輕的我不懂艱險,拿著鍋蓋當鋼盔,靠著「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」的二楞子精神,橫衝直撞;別人視為畏途的,我敢咬牙蠻幹。做久做多了,從工作和周圍的好榜樣身上,學到不少自己欠缺的新東西。
這六十幾封反省編輯經驗的信能夠成篇,最為感念的當是來自詹宏志先生的啟迪,他從不知道曾影響我如此之深。他的年紀比我至少小一輪以上,可是我對出版現代性的認知,得自他的作為。我在旁靜靜觀察、默默學習,把他獨特的行事法則牢記在心。
有一則只跟很少人說過的故事,我願意公開說一次,來表達我對他的敬意與謝意:

「2001年,我退休在家。沒料到塵緣未了,經楊茂秀教授推薦,被『
正中書局』總經理單小琳女士延攬到公司幫忙。
有一天,單總非常客氣問道:
『我從事教育工作多年,雖然愛讀書,也買了不少書,交了些出版界
的好朋友,可是這次獨當一面做出版,仍屬新手,您建議從哪入手,比較
能迅速掌握狀况?』
那段歲月,詹宏志的《數位時代》雜誌創刊一年左右,為了增加雜誌
店銷時的吸引力,他曾將談出版的演講實況壓成CD片隨著每期雜誌贈送。
我雖是《數位時代》的長期訂户,卻未得優遇,為了獲得他的演講CD,只
好每次再購買一本當期雜誌保存下來。我向單總說:
『單總,您和詹宏志也相識,但可能沒時間聽他講出版的事,我手中
有些他公開對外演講的CD,聽了之後,對出版的現在與未來一定會有新的
理解。』
單總高興地借走CD。
隔了一個多星期,她找我去總經理辦公室。
『周顧問,詹先生的CD聽了,這些內容的確讓我對出版有了新的認
識。』
接著,我們交換了一些看法,討論正中書局的未來走向。等我起身離
開時,她叫住我:
『顧問,您對詹先生既然如此肯定,想請教您一個問題:假如在台灣
出版界排序的話,他在您心裡,排在什麽位置?』
這並不是個聰明的問題,她如此發問一定有她的道理。
『第一名。』我幾乎不假思索,脫口而出。
『哈,您可是我們專誠請來的顧問噢!那麼,和他相比,您數第幾呀!』
我有點明白她的用意了,我故意伸出兩指,晃了晃,說:
『第二名。』
『哦?』她露出訝異的表情,我一時看不出她是失望還是高興。失望的
也許認為請來的人居然不是第一名;高興的也許是僅次於第一名。
她又連續問了很多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,我通通回答:『第二名』。
這回,她的好奇心被誘發出來了。她促狹地指指自己,問道:
『那我呢?』
『第二。』這次回答的又快、又甘脆。
『我也第二?我可才剛加入出版行列呢!』
『對!您、我、他們都是第二。』
『為什麼?』單總顯然頗不以為然。
『因為,我們各有所長,各有所短;相對於我們,詹先生是全方位
觀照。』」

這則軼事,有人認真聽進去了,有人把它當笑話聽。假使你讀過我書寫的全部內容,或許會同意我的論斷。不過,若不同意,也十分正確。
因為我在近30年的編輯生涯中,分別在17個大大小小的單位做過事,最長的地方待了快8年,最短的一天半。從表象看,我應該認識不少人,其實轉來轉去,都在小池子裡打轉。加上我天性木納,既無文釆、不擅言詞又怯於交際,因此識人有限。我相信台灣出版界比詹宏志優秀的大編輯不在少數,如純文學林海音、爾雅隱地、九歌蔡文甫、天下殷允芃、遠見高希均、王力行、遠流王榮文、《講義》林獻章、圓神曹又方、時報高信疆、莫昭平、大塊郝明義、聯經林載爵、青林文化林訓民、《創世紀》張默……至少可列出一長串名單,他們全是能打天下、治天下的高手,是我長久欽佩的英雄式人物。有些我只敢仰望,不敢攀交;有些似乎該由他們身邊熟識其貢獻的人,予以宣揚。而我,只能說我知道的──當我回答單總的問話時,答案中有兩個前提:一是有範圍的,不是全稱句﹔一是純屬個人的主觀。
所以,要是你心目中的「第一名」另有名字,也非常合理。

我對編輯工作的認知,是有階段性的。
1974年,我從軍中退伍,緣於喜歡閱讀,偶而書寫幾篇類似讀後感的評介文字,知遇於《幼獅月刋》朱一冰先生、《幼獅文藝》瘂弦先生、《書評書目》隱地先生,因此得到發表文字和工作的機會,開始了我的編輯生涯。
那時候的我,熱衷於認識心儀的作家,以能爭取到名家之作刋登在自己參與的雜誌為榮,以為這就是編輯該做的事。慢慢的,隨著接觸面擴大,結識層面逐漸繁複多樣。不久,結交了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高信疆先生,目睹他和轉任《聯合報》聯副瘂弦先生之間的競合關係,深深震撼了我。那一段台灣副刊史上的黄金歲月,容許千奇百怪的嘗試,使編輯這行業的內涵,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;高、瘂雙雄對峙的局面以及社會深層剛萌芽的革新意識,突破了傳統思維,激起洶湧波濤。尤其是高公與各個階層密切結合,讓編輯透過工作平台,取得不同面向的發言權,幾乎釀成一場社會改造運動。
高公隱退後,副刋又回歸初始素樸的文學模式,已不復當年站在潮流前沿,引領風騷了。但,隨著「開放社會」來臨,轉戰出版界與雜誌界的編輯,仍延續了已內化為本能的創新意識,投入職場。
我就是從那時代背景走過來的受益者。
那些日子裡,在前輩和同儕那裡,偷學到不少「不足與外人道」的各家優點,譬如:朱一冰的誠懇;瘂弦的睿智、圓融、包容而成其大;隱地的編輯創意﹔小巨人沈登恩的豪氣﹔殷允芃的「時時以天下為念」、高希均的「引領潮流」、高信疆不從俗的創新與改革魄力;王榮文的人才策略;林獻章的「但取一瓢飲」;張默捨我其誰的無私奉獻……,人人都是我的老師。
我從詹宏志身上見識到的,卻是嶄新的遊戲規則。
他常能放眼天下,跳出框框思索。例如在很早很早,以西門町為台北消費指標的年代,他便寫了文章,預告台北東區即將崛起;在1986年*註2,台灣出版界從戒嚴氛圍中甦醒,學習如何伸展手脚時,他想的和所有人不一樣,他的注意力已移向「華文出版的單一市場」。他也曾寫過帶著神奇的、預言色彩的《趨勢索隱》,把當時的台灣放在蒼穹之上,用大倍數望遠鏡觀察,說出他看見的現象及未來發展的趨向。
他的本事,等我看了彼得.杜拉克(Peter F. Drucker)的《創新與創業精神》之後*註3才恍然大悟,他在眾人眼裡預言式的「創見」,在杜拉克的分析中,都不意外。他和杜拉克一樣聰慧,在人口統計、產業與市場結構、新知識……等變因裡,看到新的機會與新的市場。他不是預言家,全是根據數據與蒐集的資料推斷得來的結論。
他老早感悟到中國必將崛起,台灣如何因應中國崛起?站在這塊土地上的編輯/出版的未來在哪裡?他在遠流內部工作會報時,一再提示「華文出版單一市場的未來將炙手可熱」,我們必須及早準備好參與競賽。
有一回,他接受訪問時說,面對新情勢要有新的認識,認為台灣出版社的規模太小,小到沒力量在華文市場攻城掠地,所以他大膽建議:合併。把「小」聚合成「大」,才有機會在華文領域以及國際競爭場域發揮影響力。在我印象裡,他把「大」的門檻設定在年營業額新台幣30億以上,否則一不小心就邊緣化了。
後來,他登高一呼,以「花園主義」糾合有志一同的朋友組成「城邦集團」*註4,不出幾年,發展成大大小小30多家各擁特色、戰鬥力特強的出版單位,營業額快速成長,果然一一遂其心願,達成傲人的規模化目標。其間,也得到創投者青睞,紛紛注入資金。可惜,原本支持最力、最欣賞詹宏志才華、出資收購「城邦」的香港「TOM集團」(李嘉誠的事業之一),並不了解出版行業──出版是個需要長期策略驅動的「領域」。
一個好的、充滿未來性的長期策略,需要耐心與時間的,這是一種最終有大回報的「守株待兔的經營藝術」。TOM集團缺乏繪製「未來出版地圖」的想像力,因此失去長遠眼光和耐性,成了美國俚語「Don’t be a bean counter. Count on bean bags. (別做數豆子的人,要數就數一袋袋的豆子)」裡那喜歡數豆子的角色。TOM集團放他離開「城邦」,縱虎歸了山。如今,他在IT界如龍歸大海,事業規模又更上層樓了*註5。
詹宏志在編輯/出版界(包括所謂的「文創產業」)留下的足跡很廣,我記下的只我所知的「局部」和「片面」,但就傳統、古板、底子淺薄的我而言,已經學得非常吃力。

我辛勤筆耕六年,終於到了軀體不堪負荷的時刻了。年到七十,每天醒來都像多賺了一天,為了做事有始有終,理應未雨綢繆,所以先把<後記>寫妥,免得到時懊惱。
既然是收尾感言,有些話便不得不說。
首先要聲明的:即使我寫成40萬字,千萬別把我當做「作家」,我不是作家,我此生的定位是「編輯」。你們讀到的,是一個垂垂老去的編輯用餘生記下的一些見聞和心得。我常講「編輯有兩種」:一種是寫而優則編,一種是寫而不優則編──我是後者。所以,請不要以作家的高度審視這些文字,它們不夠格。
再者,我誠懇呼籲編輯們在適當時機,寫下各自的經驗。假使每個編輯都肯不怕嘲笑,記下一得之愚,久而久之,後人一定能從成千上萬的經驗記錄中過濾出有用的東西(幸好網路容得下恆河沙數般的內容)。
至於我寫的這些,難逃偏、狹之嫌,有些讀友基於敬老或憐憫心,寬容的寫些鼓勵的話,但聰明的讀友立刻看出我的不足。有位叫Rory的讀友,讀了金城出版社朱策英先生根據《編輯力初探1.0》(第1-34信)編撰的《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》,他下的總評,曰:「很營銷。」*註6他敏銳地點出:「這本書感覺更像市場行銷方面的書,只不過主角是書。處處能遇到作者在引用其他管理書或者其他企業的觀點為己用,比如《長尾理論》、《藍海戰略》、《從優秀到卓越》。他把新加坡的成就,把英華達手機企業的市場成功都拿來作為出版借鑒。他的好多靈感似乎都來自於他當時讀的熱門管理書籍。」親愛的朋友,Rory的話完全正確,我的確如其所言,借用各類書籍中的觀念來解釋我並不真正理解──包括我的(和觀察他人而得到的)經驗。很慚愧,我不是原創型的人,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,努力學做「撿拾珍珠」的人。
回頭看自己一生,我不得不承認:我太幸運了。
基於幸運,我借了石濤的「一畫」,粗疏地建構自我指導的理論;而孫隆基教授的<勢力均衡場論>,居然讓我領會競爭的基礎是「不競爭」(開發無人地帶);尼釆的話「對於整個的組織,美麗乃其餘事」,助我建立做事的準則﹔讀巴斯卡《沉思錄》,明白了正義的歧義性及追求多元價值的必然──書系概念的豐富性也由此得到滋養;何秀煌教授的《0與1之間》,指出兩極性的專斷,人生所擁有的選擇不只是「0」或「1」﹔我曾小心翼翼地試著把FUZZY理論置入書系運作,合理化內容的抉擇;發現彼得.杜拉克的秘密,他的影響力源自詮釋「正面的力量」……;得自孔子和老莊思想的啓發,更不在話下了。這種化零碎為整體的「百衲衣式的智慧」,幫我克服過不少挑戰。但我並不感到臉紅,因為連華倫.巴菲特(Warren E.Buffett;美國投資大師)這樣頂尖的聰明人也說:「我通常都靠大量閱讀,學習別人的知識和創意,因為我不認為自己有很多原創的觀念,我的許多觀點都是從閱讀來的。你可以從別人的書中學到許多東西,而不需要自己花腦筋創造新知,重要的是要會充份從別人身上學來最好的知識。」*註7
就這樣抄襲、剽竊,拼凑出半生不熟的東西,而最後又「內化」成40萬字的篇章*註8。了解這些書稿的始末,就明白我為什麽願意快樂的放棄版權*註9並主張這些文字是「公共財」的緣由了。
經驗告訴我,欠缺經驗時需要經驗,有了成熟的經驗後需要忘掉經驗,因為它會成為「成長的阻力」。所以,若干年後,這些文字若能以位元的形態,倖存在虛擬網路世界,就夠幸運了。

年輕時候,讀張愛玲翻譯的《愛默生選集》,記憶中,愛默生曾說:
「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宇宙。」
噯,親愛的朋友,我愛死了這句話──既然人不分貴賤、貧富、智愚,都擁有各自的小宇宙,那麽,《編輯力初探1.0》與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就是我小宇宙的「描紅簿」(它連臨摹都還夠不上)。萬一你不小心接觸它,看到顫抖、歪曲、醜陋的描紅筆法時,請多擔待了。
前些日子,我在新浪網申請了「周浩正的博客」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chouhaucheng),日後萬一有了新稿,將貼在那兒。至於我在facebook上的兩個帳號都已被盜用,我也上不去,若有人收到我從facebook寄出的訊息,都不是我。

終於,我如願記錄了親歷的人生片斷。
你的呢?

謝謝大家多年來的愛護與支持,順祝
平安幸福
浩正寫於/2011/1/12「從心所欲而不踰矩」之年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二十多年前,「聯副」主編瘂弦先生告訴我,某位非常知名的作家,年紀雖老,仍創作不輟,可是病後腦子受損,來稿意思殘缺不全,但尚可勉強瞭解他想表達的思想,所以由編輯潤筆之後,替他發表,直到這位作家停筆才予結束。我聽了非常感動,記錄於此,留作典範。
*註2:請參閱《書香兩岸》2010年5月號<單一中文市場的大時代——詹宏志談華文出版>。
*註3:請參閱《創新與創業精神》/彼得.杜拉克著/蕭富峰.李田樹譯(臉譜出版社/2001/10月2版6刷)。
*註4: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第8信<創新導向(上)>。
*註5:其實,詹宏志的人生經歷也是大起大落的。最轟動的是創辦《明日報》,這份網報,辦早了二十年,但也可以從這一役看到他的膽識和魄力。《明日報》雖然失敗,但他沒被打倒,用PChome Online(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)重新站起。即使如此,仍然考驗重重。多年前,他為了因應更長遠的發展,決心籌建自己的倉庫,改善整個作業流程。並保證全台灣二十四小時到貨。變革帶來陣痛,巨大的投資和需要的時間,使他深陷財務困窘的謠言裡,股票從四、五十元掉到二十元。而今,苦熬十年之後,回報非常甜蜜,股價一度颷升到191元。詹宏志感慨的說,整個公司曾經只剩下總經理李宏麟支持他的決策。他說,終於明白搞好事業「要有耐心。一分鐘能知道的事,兩年才能做得出來﹔五分鐘能知道的事,五年才會實現」。他認知到,如果看到對的方向,就必須不計代價的堅持下去。(引自《商業周刊》第1196期/2010/10/25出刊<PChome股價兩年大漲九倍奇蹟>/文林宏達)
*註6:請參閱「豆瓣網」http://book.douban.com/review/2267072/。
*註7:引自《巴菲特核心投資法》/羅伯特.海格斯壯(Robert G. Hagstrom)著/陳人麒譯/商周出
版(2006/12/18/初版6刷)。
*註8:我經常提到「內化」兩字,却總是說不清楚它的意涵,直到在《書香兩岸》讀到駱瑩瑩訪
問詹宏志的特稿中若干文字,終於有了滿意的解說。這段話是這樣說的﹕「如果我們讀過的書裡講過的東西,那個相信,其實不是相信書,而是相信自己的理解。有時候我們要承認自己沒有讀懂,雖然你讀了一本書,但是它還沒有變成你的東西,那就是沒有讀懂,就先放在那裡。我們要練習和沒有答案為伍,有一天,它才會真正變成答案。可能在某天,你會忽然想起來,哦,我明白了那個作者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了,那本書很可能是你二十年前讀過的。二十年後,你碰到一件事情,忽然想起來書裡的意思,因為兩個之間有相同性,那個時候,書對你來說,就是真正的讀懂了。」詹宏志舉了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引用孟子「所過者化,所存者神」解釋,錢穆先生指著桌上的咖啡說,這杯咖啡,本來水是水,粉是粉,咖啡粉放進去的時候,水就不是水了,粉也沒有了。「所過著」,過了並不是沒有了,而是化了,它發生了變化。而「所存著神」,存的是那個作用。所以,錢穆先生用咖啡作為例子真的是很有道理,喝完咖啡就會睡不著,它的神就會存在。(引自《書香兩岸》2010年5月號<詹宏志:趨勢來自對知性的理解>)詹宏志談的是「閱讀」,用來解釋「內化」,也非常貼切。
*註9:請參閱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的序2<聲明:關於《編輯力初探1.0》與管仁健編著的《編輯
道》>以及<附錄三/汗顏者言/我為什麽放棄《編輯力初探1.0》版權?>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