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》12
「數位出版短期看終端,中期看平台,長期看內容。」*註1
──郝振省(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)
「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,都只能從實踐中得出成果。只有透過實踐、探索,思想才會開竅──這個過程需要從不同的書本吸收養分,也只有這樣才會帶來領悟。
深厚的知識,是做大事的基礎。」*註2
──黎智英(壹傳媒集團創辦人、主席)
「所有發明者都是孤獨的,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是曲高和寡。所謂創造者,也就是放棄一般人所安於故常的思想。當技術、政治結構、人類願景發生快速變化時,所謂創造者也就是自願改變甚至於似乎已經成功的觀念。」*註3
──季辛吉(Henry A. Kissinger)
「『互聯網』將從本質上改變競爭、改變創新、改變公司運營,也改變了世界。」*註4
──施密特(Eric Schmidt;Google董事長)
親愛的朋友:
感謝蒼天!我們終於悠遊於網路無所不在的Web2.0時代。
Web2.0時代帶來的革命,衝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,從事文化產業的編輯/出版人,也一樣必須面對產銷秩序全面重組,活在職場上的我們,豈能無動於衷?
這場革命,幾乎是在傳統出版掉以輕心(輕敵)的情勢下,一點一滴侵蝕進來,不知不覺中,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,終於撼動根本。突然之間,通路末端的書店開始萎縮,網路行銷則日有起色,市佔比不斷提昇;而因Blog興起,接著原創平台紛紛成立,內容生產跟著移動,隨著終端閱讀設備不斷推陳出新(如平板電腦iPad),紙本書面臨存亡挑戰;新科技日新月異,滲透到生活的細微末節處。我們驀然發現,在雲端之上,彼此水乳交融,再也離不開它。
通路,是最快感受到來自網路「既破壞又建設」的奇特魅力,同時發展出不同於以往的新遊戲規則。根據《長尾理論》作者安德森(Chris Anderson)當年觀察網路帶給書市變化的統計資料,「計算亞馬遜書籍銷售情形後,排名前十萬本的書中,98%的書籍每季至少會賣出一本」,安德森從眾多不同屬性的類似案例中,發現新的現象,他歸納出三個重點:「1. 各類商品之多,尾巴之長,遠遠超乎想像;2. 各式各樣的商品,都能以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接觸到消費者;3. 利基商品一旦整合,可創造非常龐大的市場。」*註5換句話說,「長尾理論」顛覆了我們已經熟悉的「20/80法則」(在眾多現象中,80%的結果取決於20%)*註6,產生更合乎時代精神的「98%法則」,告訴我們,「長尾」為所有人開啟了一條不同以往的成功路徑——運用「凝聚力」,可以從長尾結合出獨有的優勢。提醒大家,內容產業(書籍……等)的生命拉長了,它們藏身在虛擬的空間(n),永垂不朽。而且,千萬別小看那些小小的、看不見尾端的n們,誰能找出凝聚最多n的方法,誰就是奇蹟創造者(N)。
若認真解讀長尾現象的意義,當然不盡於此,產業鏈上各個環節(包括內容)全被影響。長尾頗似一把不小心打開潘朵拉盒子的鑰匙,盒子裡除了「希望」,所有怪物都趁機遛到人間興風作浪,世界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。長尾揭開了網路神祕面紗,將它少為人知的真貌暴露無遺。誠如Google董事長施密特(Eric Schmidt)在接受專訪時透露的觀察所見,雖然他一再肯定網路創造出「平等的競技場」,也呈現夠多的差異性、多樣性、新意見、新生產者以及新市場,但他不得不承認,確實有了新法則,他說:
「不幸的是……,真正大行其道的是某種被稱為『權力法則』的東西,它的特點是,一小部份事物被高度集中,而其他大部份事物卻只有相對小的數量。
事實上,所有新的網絡市場都遵循這一法則。
因此,雖然『尾巴』非常有趣,但絕大多數的收入卻歸『腦袋』所有。這是企業必須汲取的教訓。儘管你可以有一個『長尾』戰略,但你最好也有一個『腦袋』。……順便說一下,為了獲得完美的結果,你最好兩者兼備,既需要『頭』,也需要『尾』。」*註7
所謂「高度集中」,施密特指出它集中的強度甚至不再是侷限美國的「超級明星」,而是全球的「超級明星」,意味著全球品牌、全球業務、全球市場的興起。施密特的肺腑之言,我們應予以肯定,他道出真實而殘酷的現實:在網路時代,只有兩種事業形式容易生存:成為N(巨結構;如同Google自己)或者成為排列在小n們最前端的長尾頭部(n1、n2、n3……)——而強大的n1、n2、n3……,仍有它自己的頭和尾。
親愛的朋友,用這段話來詮釋公式N=n1+n2+n3+n4+n5+n6……+n∞,非常清澈。有了這番理解,「編輯2.0世代」豈能不鍛練「平台力」(完整的說法是「平台的創建與應用能力」,簡略為「平台力」),學習「高度集中」的能力?
是的,我們需要能把小n集中起來的平台(Platform;N)——有了獨樹一幟的網站,在網站確立營運平台,使自己成為「腦袋」或「長尾頭部」才是王道。
或許有人質疑,現在再來強調平台力,會不會太遲了?放眼望去,大大小小企業單位哪個沒有平台?全球每個角落,為了搶做有影響力的巨型平台,早已打成一團,還需要蹚渾水嗎?
的確如此,但正因為平台大戰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,身歷其境的我們更應該熟悉平台力之種種,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、唯我獨享的平台(一個像蘋果王國那種「但取一瓢飲」類型的營運體),方是存活之道。
現在,碰觸到的問題核心是:平台究竟該如何做出特色?
走筆至此,讓我們站上平台,再溫習一次「N」。
不論怎麼說,N的內涵從未變化,依然直指「無人地帶」——然後,賦予它完整的意義(拱橋;壹),塑造領域內獨佔或獨大的地位。意思很明白,這個平台必須建立在不競爭的基礎上,才能營造出無可替代的競爭優勢。換言之,學習如何避開紅海,以獨有的理念,凝聚長尾同一頻率的「同類」(n),做出規模,共建新的王國(N)。
理論一向後於創新,千言萬語不如聚焦創造性實例。
闡述「平台力」,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描繪:一是創建的能力,一是應用的能力(假使能同時擁有這兩種能力,當是最理想的境界)。兩者都有無數實例,我特地摘錄近日見聞,整理於次。
先從「平台創建力」的例子說起。
甲、 平台創建力:
每次遇到想法特殊的年輕朋友,我忍不住會以激勵的口氣跟他說:
「恭喜你,歡迎來到創業家的時代!」
信不信由你,現在正是有史以來創業門檻極低的時代,這一切都源自網路,施密特說的好,網路開啟了「平等的競技場」。就像當年Google創辦人瑟吉.布林(Sergey Brin)與賴瑞.佩吉(Larry Page)看出「空白」,以有限的資金,把別人忽視的網路搜尋能力,做為創業唯一核心;也如同蘋果的賈伯斯和沃茲尼克(Stephen Gary Wozniak)看到「個人電腦」那片等待主宰的空白市場,在自家後院車房成立公司;也像馬雲創立「阿里巴巴網站」的故事,帶給我們的啟示;──他們毫不畏懼地投入還未成形的新事業,用滿足新需求而開發成功的新市場,證明了先見力的重要。
懷抱這種心態的人,在我們周邊依然活躍不已,不如一同來檢視他們怎樣創建「別人沒想到或想到卻不敢做」的平台,把潛在客戶(n)組織起來。
【例1】「快書包網站」(http://www.kuaishubao.com):
熱愛閱讀的徐智明和高志宏這對年輕夫婦(「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」創辦人),他們開書店、寫書、參與書刊發行事務,等事業有成之後,總覺得這條產業鏈不怎麼特別流暢,大有改造的空間。
小夫妻倆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
「有沒有新的發行管道和發行途徑,更有商業潛力、商業前景和開創性呢?」
他們看出無遠弗屆的網路帶來「宅經濟」和新機會,蘊藏著大商機,終於排除萬難,暫時放下寬裕而悠閒的快樂日子,面向新挑戰,籌劃「快書包網站」,並於2010年6月9日正式上線。他們標榜「網店價,免運費,1小時到貨」,打動了讀者的心,在很短時間內,行銷新平台「快書包」,擴散到全國各地。
從此,產業鏈上又一個新王國(N)誕生。*註8
【例2】「科學松鼠會」(http://songshuhui.net):
另一個令人敬重的平台,是創建於2008年4月28日的「科學松鼠會」,他們定位於內容平台構建。網站上如此自我介紹:
「『科學松鼠會』是一個致力於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,凝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,旨在『剝開科學的堅果,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』。《南方週末》評價說:『松鼠會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,已經成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來源。』」
據網站站長嵇曉華(筆名姬十三)說明,它的成員自稱「松鼠」,截至目前為止,這支志願大軍已經發展到105隻松鼠,他們遍佈全球,大多數具有理工科背景。耕耘至今,得獎不斷,不久前取得第五屆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「最佳國際博客公眾獎」的榮譽。
2009年初,「科學松鼠會」從由松鼠們所撰寫、近千篇文章裡面選取54篇,交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,定名《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》,這本書得到讀者的認同,首印6000冊立刻售罄,佳評如潮。
今年(2011)年中,「科學松鼠會」另一本《冷浪漫》,入選「新浪好書榜上半年十大好書」獎。其他已出版的書,如《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》、《吃的真相》、《愛與性的實驗報告》、《寶貝別怕》……使「科學松鼠會」達到「讓科普圖書成為了暢銷品和時尚品」的目標,他們也發揮出平台強大的活動能量,像是「看片會」、「科普講座&閱讀沙龍」、「達文西行走中隊」以及觀賞植物、徵文、線上問答、戶外觀測……等,觸鬚四伸,影響力越來越大。*註9
這個平台(N),豈是區區「了不起」三字足以形容。
【例3】「青番茄圖書館」(http://www.qingfanqie.com) :
馬雲在大學演講時,有位年輕人問他:「馬雲,中國的互聯網機會、所有創新機會都被你們做光了,在中國沒機會了,我們要怎麼做?」馬雲回答他說:「一百年以前,愛迪生發明電燈以後,美國有位經濟學家也預測說,世界上所有發明都發明光了。事實上,人類的發明卻是層出不窮。」馬雲的結論是:「互聯網出來後,先有了網景,後來有雅虎,雅虎所向無敵後,又出了eBay,eBay之後有谷歌,又有Facebook,──人類永遠在創新,創新不可能停止。」*註10
馬雲的話挑明一點:世界的未來動向,顯然不會掌握在問這傻問題者手中。
我們從下一個令人為之動容的例子裡,再次證實馬雲的話是對的。
有四位年輕創業家,於去年8月在深圳推出讓創投家為之驚艷的「青番茄圖書館」 ,他們聚合一批85後的小朋友一起打天下。年紀雖小,做起事來,不急躁,不盲從,可一點兒也感覺不出年少的青澀,步步謀定而動。看到他們攤在陽光下的成績,不禁嘆曰:「後生可畏也!」
當他們的創業之路決心聚焦於四個創辦人共同志趣「書」時,一度似也困惑於「路在哪裡」?他們拆解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,而每個環節都有巨鱷把守,投身其中,必死無疑。經反覆推敲,以逆向思考「有沒有被人忽視的環節」以及「為什麼被人忽視」?
他們發現從企業競爭角度觀察,做書不易,賣書也難,只剩下借書這個環節似乎是「西線無戰事」。市場上有比較相近的所謂「租書店」的生意,都是小本經營,難成氣候;而借書,則是圖書館的事,圖書館是屬於以政府預算(或私人基金會)來維持運作的公益性、非營利機構,它所關心的是如何發揮最大、最廣的公眾使用價值,從沒人會去討論它的盈利,因為在所有人的觀念裡,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。
這時,他們或許在問自己:
「我們能否做圖書館相同的事,而且還能盈利?」
看!「壹個空白」忽隱忽現地在那兒擠眉弄眼了。
經過縝密思辨,他們找到切入口:若能做到「免費借閱,免費送(收)書到家」這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大事可成。
在這基礎上,進行設計思考。花了兩年時間準備,終於克服艱難,正式成立營運平台,為愛書人服務。一年後的今天,青番茄已擁有「超過50萬人的讀者,服務範圍遍及二十多個城市,藏書超過十萬種」,他們是怎麼做到的?
現在回頭看青番茄的商業模式,簡單之極:
──立足於「免費」,百分百服務。
但,經營資金哪裡來?
借來的。
跟誰借?
借書的人。那是押金,只要很少的押金寄存,就可以永遠足不出戶,免費看書;而且,一旦解除會員身份,押金立刻全數奉還,分文不取。
關於青番茄崛起的奧秘,網上有很多報導,請自行上網瀏覽,青番茄網站內花樣眾多,足以讓人流連忘返。
在此想強調的是他們系統性的規劃能力太強了,整個脈絡清晰,條理分明,準備的非常充分。他們打從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麼、知道區隔市場、知道加高門檻、知道橫向、跨領域結盟,知道把未來可能的競爭者阻擋在外。
四位創業者全是蘋果賈伯斯的忠實信徒(連青番茄的logo都和蘋果相似),創始人之一、副總張麗娟(75後)接受訪問時,坦率道出他們學習蘋果的經營之道,最重視的是建立「自己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」。
有一段描述青番茄的文字,可發現他們的抱負與不凡:「在互聯網時代,一個企業要不被其他人輕鬆模仿,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氣質,而這種氣質來源於企業的DNA中,需要從企業誕生的第一天和細節之處就開始培養。」*註11從這些話裡,讀得出賈伯斯的巨大影響,賈伯斯本身就是有「獨特氣質」的「細節狂」。在《世界跟著他的想像走:賈伯斯傳奇》*註12裡,告訴我們,蘋果產品奠基於賈伯斯的完美主義,要實現完美主義必須關注細節、重視細節、苛求細節。
毫無疑問的,青番茄是關注細節的實踐者。舉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,「青番茄的核心是借閱卡和押金。用戶需充值一定數額的押金後,才有許可權借閱。為此,青番茄設計了『閱讀尺碼』M、L、XL、XXL(注意到沒?沒S!),來確定用戶可以借閱的圖書數量、時間和需要充值的押金。比如『M尺碼』需要充值人民幣110元,可以借2本書,時間為14天」。*註13青番茄把所有借閱人關心的每個細節都設想周延,不留瑕疵。
「青番茄圖書館」很快凝聚了50萬會員,並從這規模上繼續往上成長。此時,創投來了,嗅覺敏銳的企業加入了,廣告跟著來,更多新點子出現了,盈利模式也模組化了(「每企一館」「每校一館」「每園一館」「漂書碼頭」……等),整個企業邁入「善的循環」。
以上,隨手摘引平時留心的平台,就這樣亮眼、令人嘆服。近年來,優秀的新建平台多到算不清,最近我經常造訪的有「百道網」、「譯言」、「apple4.us」「數字出版在線」、「雲中書城」、「讀覽天下」……,它們各有所長,在各自領域裡,擁有獨創的風格,我天天遨遊其中,常常興奮的忘了時間。
乙、平台應用力:
創建平台固然不易,應用平台一樣需要創意。
黎智英曾說過很睿智的話,「創新最大的危險,是站在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肩膀上」。應用,就在學習「借力使力」,毋需為了想喝牛奶而去開個牧場。
平台應用的成功例子太多太多,下面的故事,可看出善用網路平台,威力無窮。
【例4】自力出版/0.99美金的奇蹟:
美國明尼蘇達州奧斯汀城有位長得胖嘟嘟的可愛女孩,她叫阿曼達.霍金(Amanda Hocking),從小喜歡幻想和書寫,17歲那年,完成她第一本書,投寄各大大小小出版社,都吃了閉門羹。直到2010年4月15日、26歲那年,她在不斷挫敗中,跳過傳統出版,直接訴求讀者,將自己創作的超自然小說作品推上了亞馬遜網路書店,她的《My Blood Approves Trilogy》第一、二部各以0.99元價格供Kindle下載。
銷售過程是緩慢的,這兩本書在兩周內只賣出45本。5月,推出另一本書,這個月共賣了624本。6月,銷售量開始起飛,總量超過4,200本,現在呢?每天9,000本。
她所寫的九本書,利用網路平台已銷售了900,000本。各大傳統出版社紛紛以高價搶簽,聖馬丁出版社以200萬美金奪下她下一部作品,好萊塢製片商也不落人後,簽下《Trylle》三部曲的版權。
另一位60歲的懸疑驚悚作家約翰‧洛克(John Locke)也繞過傳統出版,直接跳上Kindle,他的7部小說,使他登上「Kindle百萬俱樂部」,成為第8位成員,他的電子書售價是0.99美金。*註14
作家在網路平台上自力出版風氣漸漸興起,這兩位樣板人物,一時還沖不垮傳統出版的銅牆鐵壁,但對「編輯2.0世代」而言,明天職場上的幸運,顯然離平台很近。
【例5】App上的《憤怒鳥》(Angry Birds):
關於《憤怒鳥》在App上爆紅而引發媒體爭相報導它的軟體開發商洛菲歐(Rovio)以及CEO麥可‧海德(Mikaael Hed)的故事已經太多*註15,似可不必重覆,重要的是,《憤怒鳥》的成功充分佐證只有做「長尾的頭部」才有前途的道理。
對編輯/出版人而言,從它身上看到的是平台應用的超凡之作。
在App以及具有龐大規模的平台,我們能不去佔一席之地嗎?
【例6】Facebook上的購物中心/「魔集客臉書線上開店平台」(http://www.mallgic.com):
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,少數聰明腦袋「借殼上市」,利用別人既有的規模,聚集小n們組成一支螞蟻雄兵,成就自己的事業。
今年五月底,李育維帶著「Mallgic FB(魔集客臉書線上開店平台)」企劃案,到北京參加微軟BizSpark創新企業大賽,「得到紅杉資本……等國際資金的最高評價」,李育維就如此打開淘金之門。
《商業周刊》記者劉致昕報導:「魔集客在臉書上打造開店平台,就像蓋一座全球購物中心,坐擁七億會員。……魔集客做的是除了各店面的內部設計,還要配合水電、通訊……串接金流、購物車等結構性子系統。」*註16李育維寄身於臉書的雲上,用最小資本、最少人力,獲取最大利益。上線半年,已有1,154家線上商店,大陸的「凡客誠品」、台灣的「統一夢時代」都已經進駐,假以時日,潛力不可限量。
親愛的朋友,據我所知,傳統出版社面對web2.0的網路時代,再也不敢掉以輕心,時時刻刻苦思生存之道,每有新的創新,出版界從不缺乏實踐家以身「嚐」新,在各式各樣的平台上,到處看得到台灣出版人的身影。尤其是雜誌界,如《商業周刊》《天下》《遠見》《數位時代》《今周刊》……等深具影響力的刊物,備戰多年,早已活躍雲端,只需一個轉身,就是完完全全的雲端產業。
大家心裡都明白,雲上平台是無法拒絕的歸宿。生存在web2.0年代的我們,不妨多懂一點平台,給自己多增一分實力,也添加更多成功的機會。
祝福大家。
浩正/2011/8/14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*註1:引自《2010~2011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(中國出版藍皮書)》,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是這本藍皮書主編。郝振省所在的研究院是惟一的國家級新聞出版專業研究機構。資料來源請參閱「編輯之家/網路週刊第六十九期」<傳統出版從業者暫不必為飯碗擔憂>(2011年06月23日;http://www.editorhome.cn/news/document.aspx?documentid=11196&Nid=EBFBBE4F-0660-4828-8808-9C1EFF5BC8E8)
*註2:引自《我是黎智英》/黎智英著/藍鯨出版(2005/10初版),p.42。
*註3:引自《美國外交政策的前瞻》/季辛吉(Henry A. Kissinger)著//紐先鍾譯(軍事譯粹社/1967/5月出版) ,p.4。
*註4:引自《麥肯錫季刊》2008年<谷歌看未來——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.施密特專訪 >。
(https://china.mckinseyquarterly.com/Googles_view_on_the_future_of_business_An_interview_with_CEO_Eric_Schmidt_2229)
*註5:引自《長尾理論》/ Chris Anderson著/李明等譯(2006/10/1/初版/天下遠見出版)p.14-19。
*註6:請參考《維基百科》:「80/20法則」也稱為「帕雷托法則」(Pareto法則),此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,80%的結果取決於20%的原因,而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。如80%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%的前期努力、20%的人做了80%的工作或者20%的維基人貢獻了80%的維基條目等等。但也常常被濫用、誤用,例如解決一個問題符合80/20法則,因為80%的問題由20%的資源來解決。
*註7:同註4。
*註8:引自「快書包網站」官網(http://www.kuaishubao.com)。
*註9:引自「科學松鼠會」官網(http://songshuhui.net)及「維基百科」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)「科學松鼠會」條目。
*註10:引自馬雲於2010/1/19在台灣「天下經濟論壇」發表的演講<這是小企業『大夢想的時代』!>,全文見《天下雜誌》第440期(2010/1/27出刋)p.22-24,由記者黃靖萱整理。
*註11:引自聞文梓的<關於閱讀的生意>(http://www.nbweekly.com/news/business/201106/26468.aspx)。
*註12:《世界跟著他的想像走:賈伯斯傳奇》/王詠剛‧周虹著(2011/7/29/初版/天下遠見出版)。
*註13:《南都周刊》<免費送貨上門的圖書館>( http://jssb.njnews.cn/html/2011-06/29/content_923875.htm)。
*註14:請參閱2011/06/25《中國時報》記者郭光宇特稿<世界書房——出版界的超巨星:你!>(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2009Cti/Channel/Life/life-article/0,5047,11051801+112011062500085,00.html)以及多倫多《星報》(http://www.thestar.com/news/books/article/948078--how-a-failed-author-made-2-million-from-e-books)。
*註15:請參閱《商業周刊》1235期(2011/7/25出刊)封面故事<獨家深入憤怒鳥基地>,p.122-154。
*註16:請參閱《商業周刊》1236期(2011/8/1出刊)記者劉致昕報導:<8個台灣人,臉書蓋出購物中心>,p.64-69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